夜幕降临,横州市大竹新区的街上一派浓浓的“烟火气”,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正迈着轻快的脚步,在繁华的街市中感受来自夜晚的魅力,逛夜市、品美食、赏美景,享受缤纷夜生活。
今年以来,横州市把繁荣“夜经济”作为释放消费潜力、激发城市活力的手段之一,不断创新模式、丰富载体、拓展业态,增加消费场景,激发市场活力,增添城市“烟火气”。通过改造提升、氛围营造、丰富业态,激活夜间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消费,着重打造品牌特色效应,推进全市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全力推动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生活“乐”起来。
文旅融合 丰富“夜经济”消费业态
日前,横州市博物馆成功举办“横博之夜”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现场通过博物馆展览、场景还原、游园活动、有奖问答、舞台表演等多样形式,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齐聚海棠桥畔,“沉浸式”感受横州悠久的历史文化魅力。
同时,吸纳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商家,采取“以展为主,展销结合”的方式,达到宣传本地特色产业的显著效果,极大提升参展品牌的文化附加值,现场活动参与人数达6.2万人次。
文化新模式、艺术新场景、文旅融合新项目的出现,展现了横州“夜经济”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的“夜经济”增长点,与民俗、展览、艺术等融合发展,搭建“夜经济”消费新场景,丰富“夜经济”消费业态。实现夜间消费场景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强化消费供给的厚实度,注重消费体验纵深感,形成集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五位一体的夜间消费产业体系。
优化布局 提升“夜经济“消费环境
华灯初上,在横州市大竹新区的夜市里,灯光璀璨,花样繁多,客流如潮。烧烤美食街区、后备箱集市、网红奶茶店......区域划分合理,道路干净整洁,市民排队有序。“这边夜市是出了名的热闹,也特别好逛,啥都有。”市民王慧在手作摊位前买了一串纯手工制作的项链,准备再去买一杯特色手打柠檬茶。
“这个烧鸡和我们那边的做法不一样呢,外酥里嫩,里边还冒油,很香!”来自浦北的游客宁女士对“百合烧鸡”赞不绝口。横州市百合镇的佰味美食街打造了生肖主题网红灯区、儿童游戏专区及民俗表演专区等12个特色商业功能区,划分食品摊位165个、百货摊位20个,成为“横贵钦”交汇处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客流量最高峰时达10万余人次,最高日均营业额超60万余元,带动创业就业人数达1100人。
为促进“夜经济”健康发展,横州市按照布局合理、方便管理、规模适度的原则,在充分满足大众夜间消费的基础上,通过提升现有街区消费环境,规划布局新的消费领域、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生活业态等途径,积极打造充分体现区域特色的夜间经济载体,优化全市夜间经济布局。推动商业集中区、文化创意集聚区、特色商业餐饮街区、城市休闲区等夜间经济街区点、线、面相结合,扩大夜间经济规模,提升“夜经济”活力。
治理合力 做优“夜经济”服务保障
“您好,您这里的桌椅再往里边摆一点儿,都快到路中间了,不安全。”横州市城建大队的执法人员正在耐心地和夜市商家讲解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引导他们依法依规文明经营,自觉配合城市管理工作,一同打造有温度的夜市生活。
进入夏季以来,对于如何守住人间“烟火气”,守住城市“文明味”,做优“夜经济”的服务保障,横州市下足功夫,该市城建大队联合交警、工商等执法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柔性执法,共派出执法车辆39辆次,执法人员80人次,劝导占道经营109次,引导车辆摆放63次,有效减少夜市经营扰民现象,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和品位,为“夜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良性动能。
同时,该市将“夜经济”区域列入环境整治和亮化、美化、绿化工程的重点,落实“夜经济”项目的水电气供给、污水收集排放、餐饮油烟处理等配套设施,为“夜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加强夜间消费的安全规范,市场监管部门落实对夜市商家的监督管理,提高对夜市商品品类的质检频次,保持“夜经济”业态健康运行,提振市场消费信心。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横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8%,餐饮业营业增额长5.4%,各类消费保持良好增长。(曾春姬)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