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河段水域有垃圾等漂浮物,拿出手机拍上一张图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描述,再与定位信息一起上传,很快就会有工作人员来清理;在小区和街道,看到垃圾桶盖不见了,或存在“脏乱差”现象,拿出手机拍照上传相关信息,问题很快就会得到整改……这是今年以来,青秀区各级人大代表在走访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开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活动时的场景。
据了解,运用“智慧南宁人大”移动环保监督平台(以下简称环保监督App平台),青秀区人大常委会认真组织辖区的市、城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开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活动,尤其是加强对黑臭水体治理等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跟踪检查,发动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就群众关心关注的环保问题进行现场勘查,形成高质量的建议和意见并上传到该平台,推动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青秀区人大代表在南湖小区社区接访选民,征集环境保护意见建议。朱新韬 摄
“运用环保监督App平台,让人大监督变得更加灵活、方便、迅速,职能部门处理问题的效率更高了。”在青秀区津头街道南湖小区社区,青秀区人大代表谭宇向记者展示了其手机上安装的此款App。记者看到,人大代表可以在该平台上反映城乡建设管理、公共设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活垃圾等方面的问题。谭宇介绍,前几天有群众反映称,在星湖路一带有被丢弃的旧沙发、旧床垫等物品堆放在街边无人清理,自己赶到现场查看并用手机拍照上传至平台,有关部门很快派出工作人员将其清理干净,工作人员还将处理结果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上传至该平台,方便人大代表在平台上查看。
记者采访了解到,环保监督App平台是由南宁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系统统一建、代表随手拍、平台自动转、部门及时改、人大监督办”的模式进行建设,纵向连接南宁市各级人大机关,横向连接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平台集问题监督、办理与反馈于一体,是南宁市人大监督方式和代表履职方式的一次重要创新。为了方便人大代表下载、安装及熟练使用该平台,青秀区人大常委会加强宣传发动工作,针对平台操作应用开展系统培训,迅速在城区人大代表中掀起运用该平台开展监督活动的热潮。自2022年7月平台启用至今,青秀区共收到人大代表对城区城乡建设管理和环境资源保护领域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196条,现已办结185条。
“人大代表不仅可以在线上借助环保监督App平台反映问题,线下还要跟踪监督,直到问题得到解决。”青秀区人大代表农凤霞告诉记者,对一些复杂或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各人大代表联络站还会组织代表进行商议、开展视察,通过集体监督推进问题得到更快更好地解决。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村入户等方式,收集问题、倾听民意,丰富监督内涵,使人大代表真正成为环保监督的宣传员、信息员、联络员和监督员,助推城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