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都结乡:人大代表六大助力行动 助推“深度贫困乡”完美蜕变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陆伟团 李春桃)南宁市隆安县都结乡曾是“十三五”时期南宁市唯一的深度贫困乡。近年来,都结乡人大紧紧围绕乡党委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六大助力行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助推“深度贫困乡”完美蜕变。如今走进都结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明乡风蔚然成风,民生改善成绩可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普法宣传活动

新农村建设

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行动,增加群众收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都结乡人大组织代表积极参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配合各村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政策宣传、排查预警、监测识别等;组织代表监督结对帮扶联系工作,在开展选民接待工作中,采取不把问题“带回家”的接待机制,群众即问即答,对于不能当场解决,代表认真记录并将问题提交给行业部门进行办理。组织代表开展外出务工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带领群众外出务工。2022年都结乡全乡外出务工人员高达18460人,仅都结社区人大代表外出务工服务群就安排3000多名就业不稳定人员到就近农场务工,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乡村道路建设

三官一员到普权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助力饮水安全行动,惠及百姓民生福祉。都结乡地貌主要以山地为主,原来主要靠家庭水柜蓄水。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安全放心充足的水,都结乡人大代表助力饮水安全行动,组织代表对跨区域供水工程进行监督检查,推进项目按时完成。同时,通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饮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让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目前,已建成布良水库等7个跨区域供水点,共计88个人饮项目,共安装有15套一体化净化设备,11套简易消毒设备,12套自动抽水设备,配备55名管水员,全乡老百姓饮水得到有力保障。

代表积极参与外出务工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带领群众外出务工。2022年都结乡全乡外出务工人员高达18460人,仅都结社区人大代表外出务工服务群就安排3000多名就业不稳定人员到就近农场务工,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助力粮食安全行动,端牢自给自足饭碗。去年10月份以来,我县已连续高温多日,降雨量少,气温高,预计未来仍将持续高温酷热天气,下雨量也比往年同期偏少。都结乡人大主席团向代表们发出《致全乡各级人大代表的倡议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先锋模范作用服从大局,勇于担当,立足本职岗位,在旱情最严重、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自觉当好旱情的信息员,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联络员,安抚群众、疏导情绪的调解员,在抗旱保春耕工作中彰显人大担当;积极参与抗旱保春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做好保饮水安全、保春耕生产、保群众生活等工作。今年以来,都结乡早稻种植面积0.476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6万亩,累计出动送水车79车次,解决饮水困难问题3190人。

推进跨区域供水工程。目前,已建成平荣、荣朋、红光、社区岜密、同乐、陇选、布良水库等7个跨区域供水点,共计88个人饮项目,共安装有15套一体化净化设备,11套简易消毒设备,12套自动抽水设备,配备55名管水员,全乡老百姓饮水得到有力保障。

助力生态保护行动,护佑古树名木资源。都结乡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林地面积为1.6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2.42%,有海红豆、高山榕、黄葛榕、金丝李、蚬木等古树名木共计78棵。都结乡人大组织代表督促各村对我乡生态公益林、蚬林保护区等区域范围进行了界定、公告,联系组织“三官一员”(法官、检察官、司法助理员)对公益林,特别是蚬木保护区开展生态保护方面检查调研活动,加强公益林保护法、名木古树保护条例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群众生态环境法律意识。

2023年初部分代表积极参与抗旱保春耕工作

助力乡村治理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全乡范围开展都结乡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治理行动。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村务监督,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提升村级德治、法治、自治水平,确保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积极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带头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通过人大“环保监督”APP,反映和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活垃圾等7大类问题;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协调督促清运公司按照协议及时清运各村屯生活垃圾,整治建筑霉烂乱堆乱放5处,清理垃圾1700吨,乡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代表监督支持政府执法人员对占用基本农田建设进行制止

2023年3月乡领导带部分人大代表到北流考察学习,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助力招商引资行动,吸引乡贤返乡创业。都结乡人大代表助力招商引资行动。通过组织代表积极沟通联系,宣传我县我乡优势资源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导动员青年才干返乡创业。在乡人大代表马德征等乡贤带领下,外出务工创业的人员,纷纷返乡创业,为我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百昌饲料、壮美那食品、那之味、宏隆农业等公司已初具规模,其中广西宏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天隆村黑猪养殖项目由返乡创业人员带头创建,专业从事立体循环生态农业开发,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社员)+连锁店”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成功带动周边村民经济增长,目前,该基地生猪年产规模达10000—12000多头。

2023年4月在乡政府召开乡贤交流座谈会

2022年10月乡人大组织部分代表到那之味公司考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