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关键词| 文明南宁

  • 2023-06-12 10:05

》》》南宁日报

农贸市场换新颜 幸福装满“菜篮子”

——南宁市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小市场,大民生。农贸市场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农贸市场干净整洁、购物便利,老百姓才会感到舒心放心暖心。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农贸市场老旧面貌,去年以来,南宁市将市区20个农贸市场列入2022年为民办实事惠民工程,投入近1000万元财政资金进行硬件设施标准化改造提升,打造干净、卫生、整洁、舒适、智慧的购物环境,为老百姓兜起幸福感满满的“菜篮子”。如今,20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已完成,实现旧貌换新颜。(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暖心服务获点赞

6月 3日,记者途经南宁地铁5号线北湖南路站时看到,一位老人因携带婴儿推车乘坐自动扶梯不慎摔倒,南宁地铁工作 人员 及时上前扶起老人。经现场检查,老人仅膝盖和手臂有轻微擦伤,南宁地铁工作人员当即为老 人上 药处理。这暖心的一幕赢得了过往乘客的点赞。(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以爱为名 为梦护航

南宁市城市客运交通行业“爱心送考”再启程

2023年中高考即将拉开帷幕,一年一度的“爱心送考”将如期而至。6月5日,南宁市城市客运交通行业2023年“爱心送考”活动在南宁白马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青秀山北门停车场启动。

“今年是我连续第10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很荣幸可以为考生的梦想护航,今年将一如既往地为考生的出行做好服务,确保准时、安全地把考生送到每个考场。”驾驶员代表、南宁白马公共交通有限公司6路驾驶员陈建新说。(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市民代表零距离见证“水的净化之旅”

“真没想到,完成处理后的污水也可以这么清澈。”参观水塘江水质净化厂的市民代表惊叹。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光大水务(南宁)有限公司举办“和谐共生·绚丽地球”光大水务2023年世界环境日公众开放公益宣讲南宁主场活动,邀请市民代表组成志愿者团队走进水塘江水质净化厂,通过观看宣传栏、参观水质净化厂处理各工艺单元、观察絮凝沉淀小实验等方式,零距离见证一场神奇的“水的净化之旅”。(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青秀区人大代表“随手拍” 共建幸福美丽家园

发现河段水域有垃圾等漂浮物,拿出手机拍上一张图并配以简单的文字描述,再与定位信息一起上传,很快就会有工作人员来清理;在小区和街道,看到垃圾桶盖不见了,或存在“脏乱差”现象,拿出手机拍照上传相关信息,问题很快就会得到整改……这是今年以来,青秀区各级人大代表在走访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开展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监督活动时的场景。(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6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优秀工人代表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与记者面对面交流。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掌握更多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方法,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才能把中国的智能制造推向世界。”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特级技师郑志明说,在汽车制造业关键核心领域,他和团队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自主研发的微型车后桥自动化后焊接生产线。“我将继续努力攻克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的技术难关,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他说。(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文化产业复苏提速 “好戏连台”幸福加码

——南宁市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博物馆里,难得一见的文物珍品吸引市民驻足细品,真切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非遗市集上,非遗手工艺人带领体验者们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一项项非遗项目展示令人目不暇接;电影院内,观众欣赏精彩电影,感受时代文化气息,品味万千世界……今年以来,南宁市文化产业快速回暖,文化市场持续升温,人们积极参与各类线下文化活动,共享丰富多彩文化生活带来的美好。(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体育健身掀热潮 邕城夜晚添新景

邕江之畔,几乎每夜都在上演精彩的篮球赛,篮球爱好者们在场上切磋竞技,乐此不疲,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围观,为球员呐喊助威。

近年来,“百里秀美邕江”两岸建成了各种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不仅有篮球场,还有羽毛球场、排球场、运动跑道及各种健身器材等,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前来健身,成为邕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关爱特殊儿童 点燃星星之光

——南宁市提供优质康复服务为特殊儿童托起健康人生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是备受关爱的群体。但是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存在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方面的缺陷,或身患孤独症、不是天生聋哑却无法开口——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儿童,虽然没有健康的身体,但也渴望能拥抱未来。近年来,南宁市着力完善特殊儿童康复制度体系、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定点康复机构,开展孤独症、听力语言等康复救助,让特殊儿童深刻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涓涓暖流,燃起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南宁广播电视台

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文化活动百花齐放  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金陵镇刚德村—— 千年古村焕新颜  文明乡风润无声


树立节水意识  建设宜居绿城


【“乡”见南宁】跨国夫妇见证现代化南宁乡村新面貌


》》》南宁晚报

84名“环保卫士”出动 探秘垃圾焚烧发电过程

在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市民收获满满坦言“不虚此行”

绿色生活家家参与,美丽南宁人人共享。6月4日,满怀期待的心情,84名市民来到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2023年“6·5”环境日公众开放日活动现场,近距离探索垃圾变废为宝的秘密,还参加了神奇的科普实验、有趣的垃圾分类亲子互动游戏,增强了环保意识。(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南瓜销路大开 唱“潘”魅力无穷

近日,在西乡塘区金陵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音乐老师和一群山歌爱好者正在练习被当地称为唱“潘”的非遗项目。

金陵镇位于南宁市西部,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壮族安龙歌会(唱“潘”)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早年间曾在各地文艺活动上演出,是深受欢迎和好评的地方民族节目。(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爱心护考

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坐 地铁公交车部分出租车

2023年中高考即将拉开帷幕。昨日上午,南宁市城市客运交通行业2023年“爱心送考”活动启动仪式举行。中高考期间,考生可凭准考证免费乘坐南宁公交车、地铁和顶灯显示“爱心送考”的出租汽车。

“爱心送考”活动是南宁市城市客运交通行业的一项品牌公益活动,至今已持续举办了19年,已经成了南宁市一张闪亮的“爱心名片”。据悉,今年“爱心送考”活动对象除了参加6月7日至8日高考的考生外,还包括参加6月24日至26日的中考考生。各行业在高考、中考期间开展“爱心送考”的方式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汽车。(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2023年六五环境日广西主场活动在南宁启动

“生态环保盛宴”寓教于乐妙趣横生

昨日上午,2023年六五环境日广西主场活动在广西大学启动,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开展环保科普展、互动宣传等活动。

“让我们每个人积极行动起来,促进人与自然双向奔赴、和谐共生,让八桂大地持续焕发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活动启动仪式上,广西大学20名学生环保志愿者代表齐声宣读倡议书,呼吁公众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倡导者、参与者、捍卫者。(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

听5名劳模工匠分享奋斗的故事

昨日,广西举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先进典型记者见面会,邀请了5名来自不同行业工人代表分享了他们奋斗拼搏的故事。(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文明南宁微信公众号

高考首日,场外那一抹“志愿红”

早晨,志愿者们早早前往各考点搭起“爱心助考帐篷”,为陆续到来的考生提供凳子,方便考生看书备考等,并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加油包、雨伞、充电宝、饮用水以及清凉物品等爱心物资,同时提供赴考路线咨询服务。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文明乡风丨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村里架起“大铁锅” 文明操办红白事

在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村支书苏云笔与村民们细数着这些年村里文明操办红白事发生的变化,“还真不错,这架起的‘大铁锅’和建起的志愿服务队,把咱们村里以前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陈规陋习给管住了。”在说笑间,感受到了文明乡风给村民们带来的幸福感。

为推动村里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近些年,南华村成立了“大铁锅”红白事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由南华村“两委”、驻村工作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组成,通过发挥村民自治职能,制定了《红白事服务操作规则》《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带领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小办或不办。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