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村民和前来团购的公司员工一起整理打包玉米 。记者刘增璇 摄
南宁云—南宁晚报讯(记者刘增璇 通讯员侯呈志 王诗琴 黄少杰)近日,在兴宁区五塘镇王竹村周村坡村头好不热闹,某公司的职员开了五六辆车到地头,十几个人一起打包装车团购的玉米。
6月中旬开始,兴宁区五塘镇王竹村周村坡的玉米迎来丰收,在大片的玉米地里,饱满的玉米挂满了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玉米,一担担玉米被村民挑到地头堆放在一起,一派丰收的景象。
今年五塘镇王竹村周村坡种植了3种玉米,分别是白糯玉米、五彩糯玉米、甜玉米,种植面积约120亩。目前正值采摘期,至7月中旬结束,产量预计15万斤。
近日,一家公司十几名员工到村头团购玉米。“我们今天开展党日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以内部团购的形式采购这里的玉米。这里的玉米品质比较好,是五塘镇党委组织委员推荐的。”该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当天,该公司一次性采购玉米近2000斤。
除了有人到村里团购,当天,一家银行的几名员工也来到村里,用手机对着刚采摘的玉米拍摄。该银行有网络销售平台,经五塘镇干部推荐前来实地了解玉米的产量、品质等情况,同时拍摄素材用于网络展示销售,助力玉米销售。
王竹村副主任李德秀介绍,王竹村的玉米主要销售渠道为单位团购。玉米采摘上市期间,很多镇干部帮忙在朋友圈推介,引来不少单位团购,有的单位觉得好吃后又口口相传帮忙推荐,一个接着一个单位来团购。村民每天早早地到地里采摘玉米,还有部分人员专门整理打包玉米。
“明日订单:市一医院甜玉米310斤、白甜糯425斤、五彩甜糯1030斤;民生街道甜玉米1000斤;三塘镇政府甜玉米200斤、白甜糯400斤……”这是五塘镇党委组织委员李佩蓓手机上记录的某日需要团购玉米的数量信息。李佩蓓是王竹村的包村领导。她介绍,该村玉米销售一开始有点低迷,她和其他干部广发朋友圈,通过朋友邀请相关单位来团购。由于玉米品质好,前来团购的单位越来越多,每天都能销售四五千斤,目前已经销售6万多斤。
据悉,每当有新鲜农产品上市,兴宁区很多城区机关干部和乡镇干部都会主动在微信朋友圈等网络渠道推介兴宁区的优质农产品,帮助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农产品销售“朋友圈”,助力乡村振兴。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