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教育 隆安县人大在行动

近日,隆安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隆安县人大代表,深入都结乡中心小学、都结乡初级中学、隆安·深圳福田实验学校、丁当镇俭安村小学、丁当镇初级中学、隆安县第三中学、古潭乡中心小学、古潭乡初级中学,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调研,听取工作汇报,了解相关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助推隆安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召开座谈会 收集意见建议

“教育发展不均衡,与布局规划不合理有关。比如,农村学校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形成集约效应;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流动,但城镇教育资源难以满足适龄儿童受教育需求。”县代表、粤桂小学校长黄启义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说。

“优质均衡”阶段,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学生和家长希望获得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优质教育项目或内容。”隆安县代表、隆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周东旭说。

在隆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城厢镇代表团隆安中学常务副校长黄嘉提出《关于整合资源推动初中集中办学的建议》,古潭乡代表团古潭社区旧街129号村民马丽娜提出《关于加快小学教学点合并的建议》。隆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022年4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发展工作,县人大常委会把发展义务教育纳入人大常态化跟踪督办,开展教育方面工作调研2次。

据了解,近年来,隆安县对辖区内的学校布局进行了科学规划,把19所村校降格为教学点,55个教学点暂停办学,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五年前的82所变为58所,有效盘活全县教育资源。在师资方面,自2018年开始,隆安县共招聘教师1110名,分配定向免费师范生101名,从外县市区或外系统调入教师10名,全面保证学校基本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

实施有效监督 推动工作落实

隆安县各级人大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项具体措施指标落实落地。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落实教育经费投入。隆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雪华表示,隆安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跟进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一是督促及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全县教育经费投入从2018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22年1.94亿元,增长29.33%。二是生均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督促落实不低于自治区规定的幼儿园、普通高中、中职等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按自治区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及时足额拨付。三是督促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落实。近年来,先后投入近10亿元,新建并相继投入使用隆安宝塔实验小学、隆安县粤桂小学、隆安中学震东校区、隆安·深圳福田实验学校、改扩建了隆安县第一小学等。

都结乡人大代表、中心小学教师王艳红积极配合推动教学点合并工作,她表示,都结乡地处大石山区,学校布局“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度极大,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集中办学是改变都结小学教育状况措施之一。2021年以来,都结乡积极展开调研和征求当地村委、村民意见工作,有序对12个村级学校和1个教学点进行撤并,选用学历高、年轻化、业务精的教师,2022年以来教学成绩获得显著突破。

在古潭乡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潭乡中心小学下辖4所村小,3个教学点,因各村教学点学生人数逐渐减少,为统筹全乡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我们组织代表和学校领导深入各村调研、征求意见,加快推进小学合并工作。2018年以来,撤并1个教学点,计划于今年9月撤并3个教学点2个学校,保留2个小学一到四年级学生在原校就读。”

提出解决方案 助推均衡发展

调研组对隆安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全县通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健全组织机构,履行主体责任、优化学校布局,均衡师资配备、就学机会均等,共享优质资源、优先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5个措施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对于工作中还存在的城乡学校布局还不够合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城乡师资配备不够均衡,存在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教育经费投入不够均衡,经费保障力度有待强化;培训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调研组要求,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规划项目落实,努力化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水平和保障程度,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满足群众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期待;要严格标准,对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对标对表,补齐短板、提升档次;要突出重点,发挥优质学校示范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实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优化教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保教水平和质量,促进隆安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韦典成 马丽莲)

(作者:韦典成 马丽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