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管理新模式

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马山县立足区位条件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和种业产业优势,聚焦种业发展需要,与华南农业大学创新联合组建新型事业单位—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这是马山县成立的第一个不设定编制、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的新型事业单位,也是全市首例、全区为数不多的“校地企”合作新型机构。

聚焦种业发展规划,拓宽思路寻突破。传统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市场配置活力动力不足、对行政主管部门依赖性强、受机构编制资源约束等问题。为打破传统机构束缚,加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创造平台建设,促进区域内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高技能人才培育产业蓬勃发展。经多方取经、多次研究探讨,综合考虑华南农业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的资源和能力优势,马山县于2022年3月9日正式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共建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作为新型事业单位,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不占机构限额、不定机构级别、不核定编制。县委编办根据相关规定颁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该中心在用人上,按事业发展需求以企业用人方式聘用所需专业技术人员;资金管理上,按“校地企”三方商定并经理事会议通过后使用,赋予机构更加灵活和充分的决策权。目前,中心初步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育繁推相结合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培育马山县现代种业核心竞争力。

聚焦运行更高效,探索机构管理新模式。践行新发展理念,在不干预其自主运营权的前提下,赋予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更灵活的选人用人、经费管理、绩效考核等多项权力。根据中心既定章程,由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担任法人代表,负责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统筹落实双方约定的合作任务,推进农业高新科技研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马山县成立项目推进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对接中心运行各项工作,每年按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并考核运营目标完成情况。通过双方共建、群策群力,为中心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政策空间,助力搭建起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发展生态,使中心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创新平台的驱动作用,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效能。

聚焦优化用人机制,深度拓展种业发展。为解决种业发展人才紧缺困局,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根据马山种业发展规划自主聘用人才团队,打破传统事业单位定编定岗用人模式,采取“三不限”人才引进方式,即来源不限、人数不限、身份不限,使之成为聚集人才新高地。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引进中科院罗锡文院士团队,建成全区首个“校—地”合作人才引育新平台;还相继引进中国农大、中国热带农科院、华南农大等12家院所农学、工程学和动物科学方面专家教授41名入驻马山,助力建成广西第一个水稻“无人农场”,引进农业新技术22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58项、研发新产品4项。同时,依托中心人才引育新平台,进一步促进了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马山黑山羊、里当鸡、蓝莓等特色品种创新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建8个种业基地。(黄冬雪 覃柳练)

(作者:黄冬雪 覃柳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