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日报
绿水青山留住乡愁 休闲农业大有可为——南宁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一线观察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多少久居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人的梦想。休闲农业的出现,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夏日里,伴随着山花烂漫、瓜果飘香,我市广袤的乡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休闲观光的游客。从多年前城郊的农家乐,到如今整村抱团发展的农旅经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南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快发展、大发展阶段,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如何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持续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如何因地施策、循序渐进,突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瓶颈?完善产业布局、拓展产业链、发展特色化、培育新业态……一系列提升策略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南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渐渐清晰。(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水稻高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自治区级样板创建项目落户宾阳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召开的2023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工作会上获悉,“水稻高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自治区级样板创建项目”落户宾阳县武陵镇,宾阳县春风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实施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以建设千亩连片示范片及集成一套水稻大面积单产提高的技术体系为目标,计划开展农作物生态区域水稻动态监测、新品种展示、富硒技术运用、“稻+鸭”共作生态集成栽培、超级稻超高产攻关、技术创新展示等7项试验示范创建。(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宾阳县:香米产业发展再升级 村企联盟解锁新图景
“好山好水产好米,良种良法出良品。”日前,在宾阳县举行的南宁市第十六届“看禾选种助农增收”暨水稻新技术培训现场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湘如建议当地积极采用良种良法,加快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目前,宾阳县香米种植面积达43.08万亩。为了做好“米”文章,宾阳县延展种苗、种植、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科研、康养、文旅、食品加工、设备制造、农业机械、环保、物流商贸、社会化服务等“大米+”全产业链,推进鲜米机研发制造,完善一批以香米元素为主的民宿、农家乐、农事体验区等旅游新业态,推进“古辣香米”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邕宁区蒲庙镇:黄金百香果成了增收“金果子”
盛夏时节,在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百香果基地,一株株百香果树枝繁叶茂,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一颗颗如拳头般大小的黄金百香果挂满枝头,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蒲庙镇联团村百香果基地种植了200多亩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果肉香甜、汁多水足,深受市场青睐。记者近日走进基地,基地负责人韦文胜和工人们正猫着腰在藤蔓间来回穿梭进行抹芽、除草,管护果树。“再过20多天,我们的百香果就能上市了,梳理果枝,百香果才能长得又好又甜。”韦文胜一边干活一边说。(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隆安县丁当镇:探索“联络站+”模式 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通过培育新型农民,破解“谁来发展”难题;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破解“发展什么”难题;通过培育利益联结体,破解“怎么发展”难题……隆安县丁当镇人大探索“联络站+”模式,着力破解农业发展难题。
在丁当镇,新型农民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携手农户共同创业发展。丁当镇人大以联络站为单位,听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意见建议,在联络站面对面共同解决培养新型农民的前中后问题,助推建立“丁当镇乡土人才信息库”,培育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目前,全镇已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00人、经济能人55人。(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党建引领产业兴 瓜果飘香幸福多——横州市加强基层党建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
马岭镇瓜农一边采摘又大又圆的西瓜,一边笑说今年的好收成;新福镇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里,一串串“绿宝石”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校椅镇甜玉米加工车间流水线上工人忙个不停,将甜玉米按工序打包后销往全国各地……时下,走在横州市的乡村田园,到处是瓜熟果甜的喜人景象。近年来,横州市大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资金链、经营链,依托特色农业优势,打造农业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走出了一条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之路。(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小小黄皮果成为致富“黄金果”——西乡塘区双定镇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助力果农增产增收
炎炎夏日,正是黄皮果上市的时节。走进西乡塘区双定镇武陵村,金灿灿的黄皮果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串串金珠,小小的黄皮果成为村民致富的“黄金果”。
双定镇武陵村有20多年种植黄皮果的历史,目前全村种植黄皮果3000亩,亩产达750公斤,种植有无核、黑金刚、鸡心、冰糖等品种。一串串黄皮果在夏日阳光的沐浴下由墨绿渐渐变成金黄,散发着成熟的甜蜜气息,在压弯的枝条上随风摇摆,惹人喜爱。“每年我们都会修剪枝条,这样能够让果实长得更大更饱满,果树也不会长得太高,方便我们采摘。”种植户黄月丽一边采摘黄皮果,一边热心地传授自己多年种植黄皮果的成功经验。
“因为放了很多鸽粪,我们家的黄皮果今年比去年熟得早些,这两天我已经卖了将近5000公斤;开市收购价在12元/公斤左右,大部分能卖10—11元/公斤,目前已收入5万多元。”武陵村坛豆上坡种植户邓英消说。(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首批南宁本土种植香水莲雾上市
“开园啦!”随着江南区延安镇那齐村香水莲雾种植基地负责人侯明智的一声吆喝,南宁市本土种植的首批香水莲雾正式开始采摘上市。这一刻不仅是侯明智多年的夙愿,也是那齐村村民致富希望的新开端。
香水莲雾有“树枝上的天然矿泉水”之称。不同于普通莲雾,它隆起部分呈红色,果皮有特殊的斑纹,爽口多汁,味道更甜,营养价值更高,对种植的环境和技术也要求更严。在同行的推荐下,侯明智于2017年底到江南区延安镇那齐村一带进行种植试验。令他喜出望外的是,在这里种植的香水莲雾在果形大小、转色、品相、产量等方面均表现突出。“香水莲雾果树种植的第三年才能挂果,第五年才进入丰产期,一棵产量约100公斤。现在这批香水莲雾表现很好,地头收购价达到60元/公斤。”侯明智说。(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直播“新农活”助农增收 产业振兴搭上电商“快车”
一部手机、一场直播、上个链接……本土产品便销往全国各地。去年以来,越来越多本地主播、网络达人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助农直播带货,为首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打开了“便捷通道”。
直播带货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正成为我市拓宽农产品销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接地气!聚人气!守住乡土气!武鸣区“村BA”篮球赛轮番开赛
7月12日晚,武鸣区宁武镇第一届“村BA”男子篮球联赛鸣哨开赛,现场吸引了上万名群众观赛,为了延续赛事火热氛围,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15支参赛球队将在宁武镇各村(社区)球场展开循环赛,把运动健康理念和欢乐带给全镇群众。(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南宁广播电视台
又是一年采摘季 各地喜收“致富果”
水稻高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自治区级样板创建项目落户宾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又是一年采摘季 各地喜收“致富果”
》》》南宁晚报
良庆区那陈镇芒果丰收 全国各地订单纷至沓来
7月,良庆区的“水果之乡”那陈镇迎来芒果丰收季节,全镇芒果增收30%,各种植基地加紧采摘,以应对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订单。
那陈镇那徐村村民、南宁市杏花香芒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黎绍权的种植基地,种植的品种95%是桂七芒。走进基地便可看到,一个个饱满的芒果缀满枝头,浓郁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我一共种植有五六十亩芒果,品种有桂七和台农两种。桂七要到7月15日才可以摘,那时候口感才是最好的。采摘期持续1个月。”黎绍权介绍,自己基地种植的芒果今年同比增收一倍,还没到7月,就已经有人询问桂七的价格,现在已经有几百个订单预订了桂七,相当于基地十分之一的产量。在芒果销售上,黎绍权有自己的小妙招:“我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广告,同时找代理人销售芒果,这样不仅订单多,回款也快,不用出镇就可以让芒果通销往全国各地。”(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马山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显成效退耕还林护植被 绿了荒山富了民
十几年前,南宁市马山县石漠化土地面积48181.8公顷,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88.8%,是广西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县份之一。为改善石山区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石漠化,2002年以来,马山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智慧牛业及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落户兴宁区
昨日上午,中投沃牛“农工商集团智慧牛业及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在兴宁区举行开工仪式。
该项目位于兴宁区昆仑镇八塘村,规划用地1万亩,分三期实施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33850平方米,规划为肉牛养殖区;二期规划屠宰深加工高档肉牛,同时开发农业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项目;三期规划为康养度假区,以连片的牧草有机果蔬种植为核心,打造“碧海蓝天”舒适的康养休闲度假环境。项目定位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为导向,打造集高端肉牛生态规模化生产、现代化养殖加工、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观光牧场,构建全程生态养殖体系。(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一颗小红果如何成就一个大产业?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来自岭南的珍品——荔枝,以其无可比拟的甜美令苏轼甘愿为它认他乡作故乡。如今,每到荔枝上市的季节,街头巷尾卖水果的摊位前红彤彤的荔枝占据“C位”——桂味、糯米糍、仙进奉……这些荔枝新品一个接一个走入寻常百姓人家,凭实“荔”出圈。
科研人员如何让这一颗小红果变成了一个大产业?日前,广西农业科学院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良种繁育与生产配套技术岗位科学家李鸿莉解读破译荔枝基因的“密码”,揭开荔枝驯化工程的神秘面纱。(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南宁新闻网
青秀区长塘镇葡萄瓜果喜丰收 农户增收过上“甜日子”
7月,正是瓜果丰收的时节,走进青秀区长塘镇的葡萄大棚,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采摘、分拣、装箱、搬运,棚内棚外到处是喜悦的笑脸,到处是丰收的景象,每日采摘的新鲜葡萄将从这里运往各大瓜果市场,在炎炎夏日里为人们带去丝丝甜蜜。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武鸣区府城镇:早稻飘香迎丰收 盛夏田园美如画
盛夏时节,艳阳高照,武鸣区府城镇早稻迎来丰收。为确保颗粒归仓,府城镇积极组织人员、安排农业机械,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早稻收割,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武鸣区府城镇:黄皮果喜获丰收 助农致富产销旺
“碧树历历金弹垂,膏凝甘露嚼来奇。木奴秋色珍如许,那似香飘褥暑枝。”明代诗人董传策的一首《噉黄皮果》,描绘出了黄皮果的色香味美。盛夏时节,黄皮果已悄然上市。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美出圈!宾阳县武陵镇七百亩荷塘好景象,丰收季里收获忙
十里荷塘十里香,满塘莲藕满塘欢,随着荷花渐渐凋零,水面下的藕成了荷塘里的另一主角。进入七月以来,宾阳县武陵镇种植的双季莲藕迎来了第一季的采收期,眼下,不少藕农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采收,荷塘内一派繁忙景象。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短视频报道】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