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风吹田野稻飘香 早稻成熟夏收忙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陆海清 通讯员 韦艳 曾春姬 实习生 黄玥瑶)夏收时节,稻谷金黄。在横州市校椅镇横塘村的春天水稻种植家庭农场里,200多亩连片的稻田间,种植户娴熟地操作着收割机,开足马力将一株株颗粒饱满的稻穗收入袋中。另一边,校椅镇农业水利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刚收割的水稻进行田间测产,“我们是采用‘实割实测’的方式,今天的测产结果是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校椅镇农业水利站站长王远能说。  

今年以来,横州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地应用,早稻种植面积约39.93万亩,预计产量为16.8万吨。

春天水稻种植家庭农场里收割机正在忙碌作业。甘启琼 摄

建良田 稳产增产筑根基

“前段时间一直下雨我还担心呢,但现在来看,水稻长得不错,预计亩产量达到400公斤。”在横州市平马镇荷叶江村的千亩“旱改水”项目片区,青年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黄福祥正要趁着最近的晴好天气,组织工人们机械收割早稻。

零碎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排水通畅,灌溉有保障,机耕道修到田间地头,这是平马镇2800亩“旱改水”农田的生机景象。未改造前,这里是地势不平、产出效益低的旱地,经过“旱改水”项目的改造后,已然成为“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机能行”的高产水田。

“旱改水”项目是横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横州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粮食高产稳产、夯实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以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整修、耕地地力提升为重点,加快补齐农业发展中的基础设施短板,农田建设实现了宜机宜耕、土壤肥沃、生态良好、高产稳产的整体效果。

2023年,横州市计划新建2.5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万亩农田,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群众增收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位于横州市校椅镇的“稻谷画布”。韦艳 摄

配良法 绿色循环可发展

“我们现在是机收稻谷,还能把秸秆直接粉碎在田地里,实现秸秆还田,既肥田又省时省事。”春天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种植户张春芳刚从收割机的驾驶座出来。“取之于田,还之于田”,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近年来,横州市积极探索构建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体系,以绿色发展引导农业生产,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替代等方式推进化肥减量增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以优质稻示范区和主要公路沿线为重点,实施6500亩早稻秸秆还田示范工作,涵盖8个乡镇,其中单个规模300亩以上示范点10个。目前,全市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0万亩(次)以上,发放技术宣传资料25.4万份,培训人数910人。

在农业生产病虫害方面,横州市强化监测预警和技术指导,对全市重点区域病虫害开展田间调查监测,上半年及时下发《病虫情报》12期,平均预报准确率为95%。同时,将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充分利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方式,提高天敌数量和控害能力,推广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措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种类和为害程度,为粮食管护插上“科技翅膀”,保障粮食丰产、农户增收。

推良机 科学赋能提质效

在横州市横州镇朝阳大垌优质稻产业示范区,夏风吹起层层稻浪,五台大型水稻收割机同时在田间来回收割。“这个机器十几分钟就可以收割1亩,效率可比我们之前用人工收割快多了,1300多亩的早稻预计一周就能收割完毕。”种粮大户蒙世俭笑着说,一旁的农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也正在指导农机的使用。

推广农业机械化,加大农业科技服务,是横州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有力举措,大型收割机、水稻育秧机等各式各样的“科技农具”陆续走进乡间地头,在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截至目前,横州市已投入80余台大型收割机进行早稻收割作业,确保早稻及时收割颗粒归仓。

向机械要效率,向技术要产量。农业生产提质效离不开农技人员的培育和支持。今年以来,横州市379名乡村科技特派员奔忙于乡野间,为农民送服务,送技术,为农业生产“探病问诊”1027天次,开展科技下乡培训指导培训班102期,科学指导农民1.25万人次,有效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陆海清 韦艳 曾春姬 黄玥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