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镜舒 实习生 罗佳怡)7月18日,记者从广西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广西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日趋活跃,有效推动了广西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王镜舒摄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思路,积极筹措资金支持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实施了国家支持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1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7个,以及自治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重大工程9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62个等。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以剩余土石料综合利用、补充耕地指标收益分成、参与修复后经营开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实施各类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达237.64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58.76亿元,社会资本投入140.93亿元。

为积极探索鼓励利用社会资本参与广西生态保护修复,广西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重点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以政府支出责任为主的生态保护修复,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可以选择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3种方式参与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明确了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区域和工程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和以往政策相比,《实施意见》具有社会资本参与的工作程序和各方职责更加明确、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领域更加体现系统性和广西特色、政策支持更加全面和可操作、有关审批程序更加简化等特点。

多种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广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2019至2022年,广西实施的中央资金支持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共7个,获中央资金支持14.94亿元。其中,地方配套资金采取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有2个,分别是2019年北海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子项目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2022年钦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共引入社会资本7.56亿元。

广西林业部门在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以中央财政造林补助、国家储备林、珠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荒山造林、退化林修复、低产低效林改造、石漠化综合治理,每年完成植树造林300万亩以上,每年获得国家、自治区财政补助10亿元以上,拉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50亿元,带动农民就业超500万人。

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黎修旦提到,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必须在生态保护修复中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要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工程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理念;坚持财力可能、技术可行、经济实用的原则,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效盘活自然资源。

下一步,广西各有关部门将建立良好工作机制,优化监管服务,指导各地建立投资促进机制,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强化政策指引,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解读,积极推广可复制的运作机制、修复模式等成功经验,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共同推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

编辑:杜佳徽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王镜舒 罗佳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