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拍烟牌”是疏还是堵?
心理专家表示,家长要做好劝告和教育,了解孩子喜好加以引导
将烟盒盖子撕下折成卡片,放在地上用手拍打,能成功翻转就能赢得这张卡片,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男孩子们热衷玩的游戏。没想到的是,如今,拥有各式各样玩具的小学生也流行起了这个“返古”游戏,且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为了收集烟牌去翻垃圾桶、去大排档捡烟盒,甚至直接问陌生人要烟盒。这种现象是喜还是忧?是疏还是堵?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心理学专家,谈谈看法。
孩子们收集的烟牌品种多种多样
沉迷“拍烟牌”孩子忘记回家
近日,家住西乡塘区龙腾路的李女士有些恼火,暑假她给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报了个篮球训练班,由于训练地点离家比较近,她让儿子训练结束后自己回家,然而经常是早过了下课时间仍迟迟不见儿子回来。一次,李女士出去寻找,发现儿子和小伙伴在小区里玩“拍烟牌”游戏,把回家的时间忘得一干二净。此外,她还了解到,儿子和队友趁着篮球课休息间隙争分夺秒地玩“拍烟牌”游戏,结果被教练没收了一些烟牌。
李女士从儿子口中得知,“拍烟牌”在小学生圈子中是一款很火爆的游戏,玩耍的多是高年级学生。由于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里玩该游戏,不少孩子放学后会聚在学校附近的商铺里玩耍,放暑假后“战场”就转移到了各个小区里。
孩子们聚在小区石桌上玩“拍烟牌”游戏。记者 郑芳 摄
日前,记者到南宁市的一些小区走访,总能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或蹲坐或趴在地上“拍烟牌”,人群里不时传出呼叫声,玩游戏的全神贯注,围观的也是全情投入。
记者观察到,“拍烟牌”游戏跟“70后”“80后”小时候玩的拍洋画类似。以前的烟盒是软盒折成三角形状,现在用的是硬盒,取其翻盖部位剪下,折叠成一种长方形卡片,还将商标露在上面,据说以稀有品牌的商标为贵。
游戏过程并不复杂,开局首先是“石头剪刀布”择出优先权,然后玩家两手合拢,以空掌心在地上,轮流对烟牌进行拍打,谁能成功翻转谁就赢得烟牌,经过几个回合,比数最多者获胜。
为收集烟牌孩子竟翻垃圾桶
前些日子,家住青秀区青环路的韦先生带着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参加一个喜宴,每桌宴席都放有香烟,还没开席,一群孩子就游走在各张桌子间,让客人拆开烟盒拿走烟盖,甚至有些客人还没入席,桌上的香烟已被小孩撕走了烟盖。
“现在的小孩,认得的香烟牌子比一个几十年老烟枪还全。”韦先生说,为了尽可能多地收集不同品牌的烟盒,一些孩子竟然去翻外面的垃圾桶、去小卖部捡烟盒,甚至站在陌生人旁边,等着人家抽完香烟后索要烟盒,那个眼巴巴的样子让家长看着就来气。他表示,别人玩牌时儿子也爱在一旁观战,他并没有强行阻止儿子对“拍烟牌”和收集烟牌的兴趣,但会关注儿子的表现,不让他沉迷。
孩子们翻垃圾桶只为收集烟牌
“我现在有30多张烟牌,有两张商标是比较罕见的。”记者采访了一名在西乡塘区读五年级的李同学。他说,烟盒有在垃圾桶捡来的,有问小区侧门小卖部的阿姨要的,还有通过游戏赢取以及跟同学交换来的。
李同学还告诉记者,他们班拥有烟牌最多的同学有200多张烟牌,其中有10多张是带有罕见商标的,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兴宁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梁同学说,小伙伴们见面总喜欢分享自己新得了什么烟牌,或是互相询问有多少存货等话题,如果不玩“拍烟牌”跟其他小伙伴就没有共同话题,融不到圈子里。“这样会没朋友的,除非大家都不玩。”
据了解,在小学生圈里还存在烟牌交易行为,一般是以香烟的价格对烟牌分等级,商标罕见的,可以置换多张普通烟牌。除了交换烟牌,还存在现金交易的情况,价格一般五六元不等,罕见烟牌甚至叫价二三十元,比香烟本身还贵。“我有而你没有”的情况可以让孩子得意好一阵子,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一些孩子甚至向家长要零用钱去购买烟牌。
玩家两手合拢,以空掌心在地上,轮流对烟牌进行拍打
孩子玩游戏家长有喜有忧
家住仙葫大道的姚先生是“80后”。他说,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暑假和亲戚的孩子在家里玩“拍烟牌”游戏,因自己小时候也玩过类似游戏,所以他并不反对,有时还会加入“战局”,并给出技术指导。姚先生认为,“拍烟牌”总比整天玩手机、平板强,游戏过程中的手势、力度、角度和技巧都是要动脑的,只要玩得不过火,不影响到正常学习就行。他还表示,自己因跟儿子玩游戏有了共同话题,也亲近了不少。
“我们小时候玩弹玻珠、丢沙包、抛石子、跳皮筋,各种游戏丰富多彩,至今仍是童年美好的回忆,而现在的孩子除了兴趣班就是电子产品。”采访中,认为“拍烟牌”总比玩手机、平板要好的家长不少。据悉,蒙女士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为了避免孩子去翻垃圾桶,她还主动去找抽烟的同事、朋友,帮孩子收集烟牌。
也有家长担忧,孩子为收集烟牌接近烟民会吸“二手烟”,且过早接触香烟品牌、产品,耳濡目染之下,会让孩子有可能过早地成为烟民。
南宁市一所小学的黄老师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内玩“拍烟牌”,一旦发现就会没收,平时老师也会通过开班会引导孩子不要沉迷游戏。据她了解,南宁市有些学校是将烟牌换成有环保、防溺水等知识的卡片,这样,学生玩游戏的同时还能学到知识。她希望暑假期间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多亲近多陪伴,不要让孩子过于沉迷游戏。
心理专家:家长要积极引导宜疏不宜堵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西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家库专家刘晓颖认为,游戏和玩耍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建立友谊、认识他人、探索世界。“拍烟牌”是儿童玩耍的一种游戏,但有些孩子为了收集烟盒去翻垃圾桶,会增加被细菌感染的风险,这种方式一旦成为习惯,会让孩子的认知无法形成边界感,孩子未来的行为模式或会容易突破底线。
因此,家长要做好劝告和教育。儿童玩烟牌也有可能是受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的从众效应,家长要积极地引导孩子玩积极的、有意义的游戏,比如引导孩子玩数读游戏、接成语、猜谜语等有意义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童年的美好。
此外,家长也要学会理解孩子的喜好,参与其中去感受他们的游戏规则,从中了解喜好背后的原因,并加以引导。当然凡事都要有度,过于沉迷也不好,在孩子玩兴正浓时,家长宜疏不宜堵,如果疏导得好,孩子的兴趣没有消失,亲子关系也更融洽,也不影响孩子朋友圈中的人际关系。(记者 郑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