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7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检察为民 守望正义——法治护航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广西检察系统先进代表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广西检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分享奋斗经历和体会,展现了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官“检察为民 守望正义”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人民检察院司法为民、法律监督、保障人民权益的力量。
见面会现场。
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全国优秀办案检察官”代表、南宁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孔德雨: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真诚对待每一位当事人
孔德雨长期扎根在检察办案一线,承办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已有千余件,通过提请抗诉、抗诉和检察建议等方式监督法院再审200余件,改判标的5000余万元。孔德雨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真诚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努力做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获评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全国优秀办案检察官”“全国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竞赛标兵”、第四批广西检察业务家、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百年五四·广西青年榜样”等荣誉。
“带着责任去办案、带着温度去对待当事人”是孔德雨一直以来坚持的办案态度。据介绍,在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中,当事人经历法院一审、二审和驳回再审申请后,往往带有负面情绪,如果就案办案、机械司法,不但不能处理好复杂的社会矛盾,反而损害司法效能。孔德雨:“这时就要用真心换真心,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并依法依规给予帮助,这样才能真正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孔德雨经办的案件中,黄某等27名劳动者因与单位劳动合同纠纷申请检察监督案,由于涉案人员众多,社会影响大,孔德雨在办理时“首先从政治上看”,多次与劳动者沟通并组织召开案件听证会,耐心细致地进行释法说理。最后案件的处理过程得到了劳动者代表的高度认可。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更全面的能力素养,为此,孔德雨还专门学习心理学知识,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助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孔德雨说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就要牢记司法为民初心、坚守司法公正,淬炼过硬本领,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全国最美家庭”代表、桂林市永福县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助理赖家明:坚持普法十九年如一日,为乡村孩子带去光明和梦想
2004年起,赖家明发起组建永福县“呵护未来”志愿服务队,走进乡村中小学校给孩子上法治课,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也为他们描绘梦想,守护未来。19年来,赖家明和团队风雨无阻,走进了桂林的120多所中小学,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和上法治课1700多场次,30多万师生和家长听过赖家明和团队的课或参与过他们的活动,挽救和帮助迷途青少年、贫困学生400多人,收到来信3000多封。当地学生和家长都喜欢称呼赖家明为“赖老师”。“赖老师工作室”“赖老师课堂”“赖老师信箱”,成为了当地未成年人教育的一大亮点,桂林市人民检察院把“赖老师工作室”定为桂林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统一品牌。《人民日报》等媒体宣传了赖家明和团队的相关事迹。赖家明也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贡献奖、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校外辅导员等荣誉。
“这一干就是十九年。这十九年,不断有人在质疑我到底能坚持多久,这十九年,风雨兼程,我们克服了人员、经费、时间、交通、家庭等等重重问题和困难。”据介绍,赖家明是永福县“呵护未来”志愿服务队成立的发起者。2004年,永福县“呵护未来”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由来自公安、检察院、法院以及团委等单位的青年志愿者组成,义务为青少年提供法治服务。
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不畏困难、不求回报,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去为孩子们服务呢?赖家明给大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2006年,永福县堡里乡拉木小学校长到永福县检察院请赖家明去学校给孩子们上一堂法治课。据了解,该学校有140多名学生,其中70%都是留守儿童。一个星期后,赖家明如约而至。赖家明看到这学校非常陈旧,但是操场旗杆上的国旗却是崭新的。尽管天公不作美,法治故事讲到一半,天下起了大雨,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跑进了一楼的一间教室,当赖家明以为法治课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没想到几个孩子却急切地拉着赖家明走进教室,让他把剩下的法治故事给他们讲完。随后,赖家明向孩子们讨要个节目,140多个孩子竟异口同声地唱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歌声响起,早上那面新挂的红旗一直在赖家明的脑海里飘荡,要告别的时候,孩子们问赖家明:“赖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呀?”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赖家明的眼泪不禁流下来……正是这样一个个一次次邂逅的感动,让赖家明初心如馨、使命在肩。2016年,赖家明从副检察长的职位退下来后,主动提出协助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这些年来,赖家明和团队不仅给孩子们上法治课,还结合个案,加强跟踪帮扶,主动联系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困境未成年人、涉罪未成年人及未成年被害人的维权、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工作。仅2022年,赖家明开展个案咨询75人次,提供心理疏导68人次,还在乡镇积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持续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赖家明说到:“有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就是要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崇尚法治的种子,这是我的长征路,也是我们所有未检人的长征路。”
全国年度“平安之星”“全国优秀办案检察官”代表、河池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韦斌:坚持守正创新,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
韦斌从事检察工作20年,从事控告申诉检察工作10年,是河池市检察机关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最多的检察官。韦斌就是群众口中“来12309办事,找斌哥准没错”的斌哥。2020年,韦斌办理的涉疫信访案件效果好,相关做法被最高检向全国推广;疫情期间创新出台的“掌上河检”小程序,提供检察云服务,得到高度认可;韦斌注重通过办案维护社会稳定、服务高质量发展,办理的案件成功化解民营企业家400多万元债务纠纷;推出的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相关经验、机制,成为“河池经验”,并上升为“广西经验”。主办的3起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全国典型案例,11起案件入选全区检察机关精品案件、典型案例,所在的部门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韦斌获评首届全国年度“平安之星”“全国优秀办案检察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全区“最美公务员”等荣誉。
从事检察工作20年来,韦斌始终奋战在服务群众的前沿,树牢“信访工作无小事”的观念,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依托“有事找斌哥—检察为民办实事工作室”,近5年接待来信来访2642件1717人,助力社会稳定。2017年5月,最高检在河池市大化县举办全国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现场观摩会,韦斌主办的刑事申诉案件作为全国公开审查示范案例,向全国检察机关推广。
韦斌坚持开创性开展工作,通过自主研发,在广西率先开通“最多访一次”一键式掌上检务平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一键式集控告申诉、司法救助申请等12项功能的便捷检察服务,受到广大信访群众交口称赞。在全民抗“疫”时期,为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维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依法规范、高效灵活地开展工作,及时启用市检察院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助力律师“复产复工”,实现防疫和办案“两不误”,这做法得到律师们高度认可,获得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向全国推广。
韦斌牵头重点打造“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创新“检察+社会”多元化救助机制,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群众提供司法救助,推动司法救助工作创新发展。2015年以来,韦斌通过办理司法救助、信访等案件,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接到群众赠送锦旗10幅。同时,还注重总结和宣传,撰写法治宣传稿件百余篇,联合河池电视台法治前沿栏目拍摄相关专题片10多部,努力讲好检察为民好故事,传播检察便民好声音。
“全国模范检察官”“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茅桥地区人民检察院分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金丽:深耕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领域,致力于画好未成年人保护 “同心圆”
李金丽从事检察工作13年,主要深耕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领域,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及刑罚变更执行监督案件等。李金丽坚持把每一个事关人民群众的“小案”都当成“天大的案件”办好,高标准、求极致做好未检工作,努力争当社会法治进步的引领者。积极探索办案与救助相同步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担任广西检察机关“八桂未检护航宣讲团”讲师进行未成年人法治宣讲,累计为2万多名中小学生开展法治宣讲60余场。获得过“全国模范检察官”“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同时担任全国青联委员、广西青联委员,认真做好服务青年工作,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
李金丽认为,青年检察官应当要胸怀“国之大者”,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近10年,李金丽共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4件224人、办理刑罚变更执行监督等案件57件。李金丽一直致力于画好未成年人保护 “同心圆”,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注重将“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相结合,推动完善一体履职、全面保护、统分有序的未检融合履职模式;持续强化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在李金丽参与办理的一起成年人性侵害未成年人的二审上诉案件中,经过调查发现,上诉人的朋友存在涉嫌妨害作证的犯罪行为,于是及时将办案线索移交公安机关查处,最后,该行为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李金丽积极推动深化未成年被害人综合救助全覆盖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对因案造成心理创伤的多名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塑生活信心。推动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机制落实、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在参与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南宁、柳州、钦州获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
此外,作为广西青联法律界别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金丽还带领法律界别委员团结引领服务青年,获评2022年度履职优秀委员,法律界别获评优秀界别。去年12月,李金丽到任新岗位后,与院班子一起积极探索刑罚执行监督一体化融合履职模式,着力提升刑罚执行监督质效。今年4月,受组织委派,李金丽担任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广西参赛队的教练和领队,带领广西三位选手集训和参赛,三位选手均荣获业务竞赛能手,刷新了广西未检的参赛历史记录。
李金丽说到:“我觉得,能在最好的青春年华,和大家一起,为青少年服务,为祖国的未来护航,是青春最美的样子!”
“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代表、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主任何文凯:坚决做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
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立足检察职能,坚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以“情系桑梓 护法为民”品牌建设为抓手,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运用“浦江经验”,扎实推进检察环节诉源治理,坚决做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聚焦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解决信访群众急难愁盼,信访矛盾纠纷保持高化解率,形成的检察司法救助“广西经验”获最高检肯定并向全国推广。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指导性案例2件、典型案例11件;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区信访工作人民满意窗口、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广西应对突发事件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部门干警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最美抗疫家庭”和“广西三八红旗手”“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是一个响当当的战斗团队、奋进团队、英雄团队。
据介绍,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是检察机关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部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就是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主动履行控申检察职能,努力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尽到检察责任,成效显著;坚决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对具备有效联系方式的群众信访全部在7日内进行程序回复,三个月内予以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回复答复率均为100%;有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各级院领导包案办理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机制,2021年以来各级检察院领导亲办领办重点信访案件1716件,包案率为100%;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清理和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活动,高质效办理上级交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结率为100%。
此外,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简易听证,对重复信访案件实行上门听证,促进案结事了,矛盾纠纷化解率超过93%;以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彰显检察担当,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2020年以来全区检察机关共救助困难群众9058人,发放救助金额12174.7万元。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