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之路丨抗美援朝背后的人民力量

70多年前

12岁的少年跟在老师身后

穿越万里辗转六省

演出近200场

买了一架战斗机送到朝鲜前线

那个少年叫韩玉生

他的老师就是豫剧大师常香玉

70多年后

当他第一次看到“香玉号”战斗机

立刻回忆起那场史无前例的全国募捐运动

1950年10月19日

随着党中央一声令下

一队队志愿军将士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

后方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热情高涨

小到几十个花生大到飞机大炮

前方只要用得上后方就往前送

战争初期朝鲜地区气候寒冷

前线志愿军战士急需大量军用被服

沈阳组织动员缝纫机2799台

技工2799名,以及10多万名家庭妇女

加工被服55万套和大量棉被等军需用品

部队食物紧缺

东北地区仅20多天的时间

就有405万斤炒面送到前线

60多万农民参加担架队、运输队和民工队

北京石景山钢铁厂

职工通过增加产量、炼废铁、捐奖金等办法

捐献了“石景山钢铁厂号”战斗机1架

扬州地区人民不仅送去了上万名子弟参军

还捐献飞机16.8架

老舍、梅兰芳、程砚秋、常香玉等

大批文艺工作者随团赴朝慰问

在战斗前线、在坑道工事中

为志愿军战士演出......

按照当时规定

明确捐献人民币15亿元

即作为战斗机一架

坦克为人民币25亿元一辆

大炮9亿元一门 高射炮8亿元一门

1952年5月底

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收到捐款共55650多亿元

折合3710架战斗机

1953年7月27日

和平的阳光重新照进朝鲜半岛

那一天,曾经不可一世的侵略者

在朝鲜战场上遭受重创后

被迫回到谈判桌前

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属于每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也属于后方每一位爱国群众

这是不可战胜的人民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