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永州镇:发展水稻制种 走出乡村振兴好“稻”路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李仁展 许韫辉)2023年以来,马山县永州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标要求,着手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利用该镇气候、地形、耕地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水稻制种产业,描绘出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新画卷”。

进入七月以来,正值栽插水稻制种秧苗好季节,在永州镇造加村的水田里,工人们头戴斗笠、脚穿雨靴,分工协作,拔秧、挑秧、分秧、插秧,一株株制种水稻秧苗整齐地移栽到田中,一幅幅农忙画卷徐徐展开,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由于制种水稻从秧苗移插、赶花粉、父本收割等阶段都主要依靠人力来完成,有效带动了当地富裕劳动力,增加了群众收入。造加村党总支部书记徐一千说:“今年我们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引导群众流转土地,引进杂交水稻制种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水稻制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有工可做,现在还处于水稻制种种植阶段,平均每天可以带动30位农户参与耕作,每人每天100元,收益相当可观。”

永州镇造加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丰富的农田水利资源为契机,按照“支部引路,党群共富”的思路,规模化流转土地,发展水稻制种产业。造加村水稻制种基地是由马山县香格里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而建立的,与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合作社负责水稻制种生产环节,种业公司负责在技术与销售上提供指导,实行保底收购,承担风险。香格里种养专业合作社根据自身种植经验和团队建设优势,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增加管理人员,改进生产环节,利用晚糙气候较适宜制种的条件,全力以赴投入水稻制种工作。

据悉,造加村2023年预计流转土地500亩用于优质水稻制种。截至目前,该镇已流转土地440余亩,完成种植水稻制种120亩。下一步,永州镇将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服务,提高制种产量,落实相关补助政策,探索乡村振兴好“稻”路,实现种业安全和大丰收。


(作者:罗宁 李仁展 许韫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