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之美,在于山水。山水之美,皆为人美。从江河湖库到沟塘溪渠,河湖长的巡河工作始终为广西的山水名片保驾护航。孙国健就是南宁市1622个村级河长中的一份子,七年如一日,以执着之心守护着南宁横州市莲塘镇石柱村的郁江河段。
网箱养鱼曾是石柱村民的主产业
郁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最大支流,流经南宁横州市莲塘镇石柱村时,水域宽阔,景色怡人。今年57岁的孙国健就是这个河段的守护者。“我们村是西津水库的移民村,从小在水库边长大,对水,我有着特殊的感情。”孙国健说介绍,近山靠山,近水靠水。一直以来,因山多田少,石柱村村民大多以渔业为生。特别是1999年以来,网箱养鱼成为该村里的主产业。全村800户村民中有近一半以网箱养鱼为生。
2017年,作为村支书的孙国健同时也担任村级河长,郁河的几个河叉在石柱村交错分流,巡河护河工作异常艰巨。
因石柱村地处西津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除了巡河治污,拆除非法养殖网箱也成了孙国健的工作常态。然而,这项工作动了很多村民的“奶酪”,既要规范养殖业态,又要恢复流域生态。一时间,孙国健陷入两难境地。
横州市莲塘镇石柱村河长孙国健 梁永艺 摄
村民都气愤地称他“拆网箱支书”
“治水治人心。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只有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把道理讲到他们心坎上,他们才会支持河长的工作。”孙国健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他从两委班子开始动员,接着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再根据网箱平面图挨家挨户走访动员,他的巡河笔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沟通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4月,350户养殖户中,只剩下18户村民成为暂时“攻不下的堡垒”。
看时机已到,孙国健带领村两委从自己亲弟弟的网箱开始拆起,一鼓作气,仅用四个月时间,拆除非法养殖网箱近3000个。同时,还带领村两委,清理水库水面垃圾2座,清理本村河道沟渠5条。
那段时间,村民一改以往的亲切称呼,都气愤地称他“拆网箱支书”,看着每天早出晚归的孙国健,孙国健的妻子梁秀英说:“我们村大多数家庭都姓‘孙’,是同宗同族的一家人,他这样做确实太不讲情面,我们家人也一致反对他,甚至劝他不要当这个河长。”
孙国健就是在这样,顶着巨大压力拆除了全部非法养殖网箱,为哺育他成长的郁江注入一股清流。
孙国健(左)在郁江巡河 石柱村委 供图
村级河长当选“最美河湖卫士”
网箱全部拆除后,又面临村民的生存难题。孙国健就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帮助村民务工、就业。如今,阵痛期已过,看到愈来愈美的母亲河,村民们原来的愤怒变成了幸福的笑脸。被拆除网箱的村民梁礼芳说,“郁江是全村的母亲河,我们不能为一己私利破坏大家的家园。”梁秀英也高兴地说,“现在环境好了,大家开始支持他,感谢他,不再叫他‘拆网箱支书’了。”
河畅水清后,孙国健又及时制定了《护河公约》,增强村民的护河意识,规范村民的生活习惯。2022年11月,在全国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主题实践活动中,孙国健荣获全国“最美河湖卫士”称号,成为广西唯一一名当选的村级河长。“苦点累点不算啥,我是众多河长中的一员,保护母亲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与我的生活不可分割。”孙国健说。
孙国健的工作只是南宁市众多村级河长的一下缩影,截至2023年7月底,南宁市已累计清理约13万个非法养殖网箱,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眼前的郁江,碧波荡漾,堤岸整洁,白鹭纷飞,鱼儿悠游。孙国健和往常一样,在工作之余去巡河,只是,他不再是紧锁眉头,而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卢明发 穆德爽)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