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王镜舒 实习生 罗佳怡)8月4日,记者从广西健全完善全区困难职工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机制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自治区总工会和自治区民政厅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着力推动广西困难职工救助帮扶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王镜舒 摄
优化管理平台 智慧帮扶体系实现全面提升
2017年,广西在全国省级工会中率先开发广西困难职工智慧云帮扶综合管理平台,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现“四个转变”。2021年以来,广西对云平台多次进行提档升级,全面提升智慧帮扶效果。
无纸化审批再提档。困难职工只需要携带户口本、身份证等材料,通过系统即可自动生成审批表和财产核对申请表,帮扶工作实现受理、核对、办结、归档的实时审批。
信息化核查再提升。自治区总工会与自治区民政厅联合对脱困边缘职工家庭开展动态监测,预防和解决致困返困问题。加强信息审核比对,依托全区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审核并退回不符合困难职工建档条件的申请。
资金监管更全面。通过对资金发放程序、发放手续、发放额度、账务处理合规性等进行全程监管,让帮扶资金“来去明、管得住、用得好”。
救助动态跟踪更智能。帮扶中心管理人员登录平台后,界面自动弹出当天需处理的信息,如“资金发放上限、子女毕业升学、退休、病故”预警以及“六条保障线”落实情况预警等,做到帮扶信息实时变动、实时更新,动态管理,有效防止违规享受帮扶待遇现象的发生,同时使困难职工“六条保障线”得到有效落实。
构建共享机制 资源配置能力实现全面提升
自治区总工会联合自治区民政厅,创先在全国省区市中建立困难职工“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依托广西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将社会救助申请家庭中的职工推送到工会帮扶管理平台,打破了困难职工只能在工会帮扶中心申请的单一渠道有效解决了工会帮扶中心人手不足的问题,广西困难职工帮扶政策知晓率和建档覆盖面显著提高。截至2023年6月底,广西各级工会与民政部门互推疑似对象近4449户,已审核受理4412户次,成功建档近百户。
为巩固全区城镇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自治区总工会开展了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建设(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开展试点,着力提升工会职工服务(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服务功能,打造服务职工综合体,推动企业职工福利政策落实。到2022年底,广西已有5个单位被纳入全国总工会试点,其中柳州市、南宁市职工服务综合体试点单位2个,广西柳钢集团公司、广西电网南宁供电局和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幸福企业试点单位3个。
畅通网络渠道 线上服务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适应数字化时代特点,积极探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指尖办”“掌上办”,不断延伸工会网上服务手臂,实现“智慧帮扶”零距离。建立困难职工线上申请渠道,开发广西困难职工在线申请平台,职工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录平台,获取“救助自诊”“在线申请”等服务,初步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救助帮扶条件,实现线上自主申请。建立入户调查线上采集渠道,开发困难职工入户调查平台,将入户普查、抽查、分析、统计、监督等功能集为一体,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时,可登录网络平台,实时填报档案信息,有效缩短办理时限。建立满意度调查线上反馈渠道,开发满意度调查子系统,困难职工可线上对各级工会帮扶工作进行评价,督促各地自觉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打通帮扶工作“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自治区总工会将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工作重点从解困脱困向巩固拓展解困脱困成果、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转变,把工作对象从建档立卡的绝对困难职工向相对困难、意外致困职工拓展,把工作方式从以大规模投入、超常规帮扶、特惠性政策支持为主向常态化、长效化、日常化帮扶为主转变,在新征程上迈出困难职工帮扶新步伐,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