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日报讯(记者 郭少东 实习生 廖晓灵)记者昨日从南宁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2年,南宁市园地中药材种植面积18.61万亩,产量3.75万吨,年销售额达3.5亿元。我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入选广西中药材示范基地9个,入选广西“定制药园”3个,拥有市级中药材示范基地6个。
据悉,南宁市区位优势突出,中草药资源丰富,全域主要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铁皮石斛、八角、佛手、莪术、郁金、牛大力、金银花、吴茱萸、鸡血藤等,主要分布在邕宁区、宾阳县、上林县、隆安县、马山县、横州市等县(市、区)。南宁市以科学规划优势区域和品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推广、实行以基地为核心生产模式、依托终端药企发展订单生产、强化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及特色品牌创建等六个方面为重点,通过加强产业扶持引导、健全产业发展体系、扩大宣传推介等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此外,南宁市专门制定实施中药材全产业链补助政策,扶持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设施和购置设备,改善生产条件,改造升级产地初加工工艺与设备,建设专业性仓储,推进品质认证等。
南宁市将继续推进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南宁道地、特色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将积极推广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生栽培技术和“林—药”套种的绿色高效种植模式,以实现中药材从田土种植向荒坡、林下种植转移为目的,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桂十味”等中药材区域性公用品牌的打造,南宁市将在知识产权、品牌宣传上下功夫,提升南宁市中药材知名度。特别是要树立一批中药材品牌,提高全市中药材初加工能力,实现中药材产业形态现代化、产业过程标准化、产业科技体系化、产业链条完整化、产业融合深度化,助推全市中药材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突破。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