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发展特色产业种植 赋能乡村振兴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艺文 实习生 黄玥瑶)稻满仓、莲藕脆、竹笋甜、梨子香……炎炎夏日,宾阳县各镇田间、果园里迎来一派丰收的景象,农民们一边忙着收获一边感受丰收的喜悦。近年来,宾阳县各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农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早稻喜获丰收 颗粒归仓农民欢

在新圩镇共和村委上六合村,4000多亩连片的稻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收割机忙碌地穿梭其中,收割成熟的水稻。“今年我种有5亩多稻田,亩均产量达到1300斤,而且收割上来就有人收稻谷。” 新圩镇共和村委上六合村村民黄娇清开心地说道。

为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新圩镇早安排、早部署,通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施机械化作业、加强田间管理指导、跟踪技术服务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夯实稳粮根基。目前,全镇共有84户种粮大户,承包早稻种植面积达9120亩。

莲藕丰收上市 “莲”通乡村致富路

在武陵镇武陵村委高荣村的荷塘里,藕农们手持喷枪,顺着莲藕的长势,手、眼、脚齐力配合,将莲藕完整挖出。武陵镇当下成熟丰收的莲藕大都为双季莲藕,在一季的采摘中,主藕上市销售,子藕留下作秋植藕种,预计在今年10月份可以进行二次采收。

近年来,武陵镇党委、政府瞄准优势特色,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的绿色发展之路,全镇共发展莲藕种植面积达700多亩,全年产量可达200万斤。凭借着“短、平、快”的显著特点,助农增收的莲藕种植正扎实推动着乡村产业的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竹笋长势喜人 开辟增收新路径

在陈平镇高田社区大塘村甜竹笋种植地中,竹笋已破土而出,村民正在挖竹笋。近年来,陈平镇依托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种植甜竹笋,积极引进新品种,并迎来采收上市的收获期。“我们从2021年开始种甜笋,每亩产量可达3000斤,现在种有15亩,效益非常可观。” 陈平镇高田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唐亦展表示。

对于甜竹笋种植地的日常管理,种植户已经交给村里的脱贫户,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在销路上,种植户跟销售公司签订了保价收购合同,保证了所产的竹笋都能顺利销售。

芒果满园飘香 产业振兴潜力足

在洋桥镇东黎村委东青村,当地创业青年韦成闯创办的家庭农场里,芒果园里不同品种的芒果挂满枝头,枝叶间散发着甜蜜的果香。经过这几年的种植,目前韦成闯的果园面积已经扩展到100亩,并通过品种改良等措施,芒果甜度高,肉质也更加鲜嫩,深受消费者青睐。

如今,在家庭农场的辐射带动下,洋桥镇东黎村委东青村把种植芒果作为振兴乡村经济、加快群众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以合作社+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帮助村民打开销路,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梨园果实累累 乡村振兴有奔头

在露圩镇八凤村委八凤村,种植户吴才妙果园里的早脆梨也迎来了今年的采收期。一棵棵梨树硕果累累,拳头大小的早脆梨挂满了枝头。“今年气候条件比往年要好,预计亩产可以达到5000斤。” 吴才妙表示。

据了解,早脆梨是台湾的青花梨和广东砂梨嫁接而成,每年的七月上旬左右成熟上市,不仅个大、皮薄多汁,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生津解暑、清心润肺等功效。早脆梨不仅是绝佳的消夏果品,其带动的线下采摘热潮也拓宽着果农的增收渠道。目前正值暑假期间,不少游客也带着小朋友前来梨园体验采摘乐趣,感受生态美味。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唐艺文 黄玥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