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叶天翔)武鸣区积极探索基层监督新模式、新机制,着力提升村级监督工作质效,有效助推清廉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打造村级监督“协作站”。采用“1+N”模式,组建镇级监督检查协作片区,即由1名镇纪委书记任组长,若干名村(社区)监委主任为成员,按照本村(社区)回避原则,每季度对村(社区)开展全覆盖交叉监督检查,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打破基层地域限制、监督方法不多、熟人社会监督难等壁垒,截至目前,已开展交叉监督检查2轮,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69条,发现并推动整改资金发放不及时、乡村建设滞后等问题53184个,有效延伸监督触角,提升基层监督治理水平。
筑牢三资管理“防火墙”。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统筹运用派驻、巡察、职能部门等监督力量,采用提级监督的方式,对贪占、截留、私分农村集体“三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累计发现问题6个,移交问题线索6条,立案2件4人,党纪政务处分2人。针对村级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向相关职能部门下发巡察建议函2件,督促牵头部门推动制定20个农村集体资金、集体资源经营方面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27个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机制,扎紧扎牢村集体“钱袋子”。
搭建群众监督“云平台”。围绕乡村行权高频事项,开发建设“武鸣村务监督”应用平台,该平台开设“村级公开”“工程项目”“村务监督”等信息板块,动态公开基层小微权力清单、运行流程和结果,定期公布服务群众事项和资产资源,开设“我要反映”一键反馈功能,让百姓身边的公权力运行和监督全程“在线”,平台上线以来,共公示公开民生类项目信息1万多条、涉及资金使用9.569亿元,关注点击率达12.26万次,受理群众诉求71件,督办整改落实65件。
打好廉洁教育“预防针”。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和村“三委”干部的党性教育,强化警示教育,共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共22批632人次,上廉政党课176场次,组织观看廉政教育片13场次,通报曝光身边的典型案例2批23人。深入挖掘本地优秀耕读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融入融合清廉元素,打造清廉乡村文化宣传栏、“廉政书角”、红廉文化广场等217处,督促各村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发放清廉家风建设倡议书和移风易俗倡议书等,让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南宁云账号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