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学院内随处可见学青会宣传标语、吉祥物等学青会元素
运动员在训练
学青会手球比赛场馆内景
场馆外彩旗飘扬学青会氛围浓厚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女子手球决赛(公开组)将于13日在南宁学院体育馆拉开序幕。11日,距离比赛开场哨响起还有两天时间,南宁学院已展现出浓浓的学青会氛围,学院内随处可见学青会宣传标语、吉祥物等运动会元素,载着运动员的通勤客车不时进出校门,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将有一场大赛。南宁学院作为学青会南宁赛区首个开赛的赛场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广西体育中心、南宁市体校五合校区、上林马术场、马山攀岩场等有比赛任务的南宁赛区场馆也均进入备战冲刺阶段,力争展示南宁良好的办赛条件和服务。南宁进入了学青会时间。
1 硬件升级,赛场获认可
走进南宁学院体育馆,以浅蓝色为主色调的赛场格外醒目,就连顶棚遮光板也同样为浅蓝色,加上蓝、红、黄三个色调的观众席以及浅黄色墙面上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剪影,整个体育馆内部给人一种舒适却又不失活力的感觉。此外,体育馆内各通道上均铺上了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学青会主题贴纸,这些贴纸有的印上吉祥物,有的写上“逐梦壮乡,青春飞扬”的标语,让人置身浓浓的学青会氛围中。
据悉,一个多星期前为迎接学青会手球比赛,南宁学院体育馆内举行了一场测试赛,不仅各赛事筹备部门来到赛场进行演练,学青会手球项目相关技术代表也来到现场进行指导。其间,场馆设施设备的齐全、功能的完善得到运动员和技术官员一致好评。
“南宁学院场地完全符合比赛要求。手球比赛对灯光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光线不均,运动员在快速运动时很容易受到光线强弱不均影响。这方面这块场地做得不错。”学青会女子手球比赛裁判长吴瑞亭表示,南宁赛区为这次学青会手球比赛准备得非常充分,相信这次比赛会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相信她们在这块精心准备的赛场上会有精彩的表现。
2 做好服务,当好东道主
此外,南宁学院对赛场内外也进行了氛围营造,包括从校园北门开始布置学青会吉祥物图像、口号标语以及宣传刀旗、彩旗,并沿途设置指示标志,引导人员进入赛场。“为了营造好学青会氛围,我们还在学校北门、南大门入口等地摆放景观小品,利用线上宣传平台及时发布学青会动态及学青会科普知识。”南宁学院副校长龚击说道。据了解,南宁学院还选拔了80名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投入手球比赛志愿者服务工作中。
11日是本次手球比赛的第一个训练日,南宁市体育局副局长潘建辉表示,9支参赛队伍陆续抵达赛场进行赛前训练也为各工作组做赛前测试提供了机会。“这两天会对场地、器材、网络、计时计分系统再进行进一步的调试。”潘建辉说道。潘建辉表示,除了南宁学院,11月份在南宁举行的10个项目的比赛场地也进入了冲刺阶段,如将举办游泳、跳水等项目的广西体育中心,举行技巧、水球、田径的南宁市体校五合校区以及上林马术场、马山攀岩场等都将高标准严要求做好赛事服务工作。
■特写
在家门口比赛,南宁队姑娘们全力以赴
11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南宁赛区首个比赛项目女子手球决赛(公开组)迎来第一个训练日,9支参赛队伍陆续前往位于南宁学院的训练场和赛场进行赛前适应训练。其中,从外地进行了两个月高强度备战训练归来的南宁队备受关注,姑娘们纷纷表示,有信心在家门口的比赛中拿出最好的状态争取更好的名次,展示南宁体育的风采。
“注意你们的步伐,细节、细节。”“身位要看好,转接球注意力要集中,多观察队友的位置。”当天上午8时至10时,南宁队在训练馆和比赛场分别进行一个小时的训练,姑娘们努力在场地上奔跑,场边教练员则不时叮嘱她们注意事项。如火如荼的训练场景,大赛将至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两个小时的训练,姑娘们将基础项目和战术配合都做了梳理,球衣早已被汗水浸湿。“赛前两天的训练我们主要还是以体能和战术训练为主,抠细节吧。另外也会做一些赛前心理疏导,让队员更快融入大赛的氛围里。”南宁市手球队教练员庞娇告诉记者,11日从外地回到南宁后,队伍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学青会氛围,无论是在酒店还是通勤的路上都可以看到南宁赛区精心布置的学青会宣传元素。大战在即,而南宁队运动员年纪偏小,比赛经验还比较欠缺。另外,作为东道主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赛前队伍有必要做相关的心理疏导。“目前情况看,队员们的状态保持得还是比较不错的。”
训练间隙,跑下场地的南宁队门将杨春凤急忙擦去流在脸上的汗珠。“咱们的场馆做得挺好的,氛围、灯光都不错,很舒适。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精神状态都蛮好,相信会有好的表现。”杨春凤说道。
据了解,为了备战本次学青会手球比赛,南宁队今年2月份就开始了集训、选拔队员。最近两个月,队伍在江苏常州集训。“那里手球发展比较好,队伍也比较多。交流赛和训练的高强度让我们的队员收获了很多东西。对手基本上是大姐姐,我们虽然有差距,但是在体能和战术上都得到了提升。全力以赴,我们力争在这次比赛取得好名次,也希望通过这次学青会,让广西更多青少年了解手球,促进手球的发展。”庞娇说道。(记者 林显威/文 宋延康/图)
报道截图。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