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创办20周年。近期,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广西日报社、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骨干记者,前往东盟10国开展“——2023广西媒体东盟行”采访活动,《广西新闻》今天起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大道同行 丝路共鸣》,大力宣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巨大成就,生动报道东博会和峰会创办2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全媒体展示广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走深走实的显著成绩。首先来看关于文莱的报道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深化中文两国合作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古老的海丝情谊与崭新的丝路精神正在中文两国间深度融合。作为“一带一路”产业合作新平台,“广西—文莱经济走廊”也在过去10年间,从概念走向实践。
作为文莱唯一的国际深水港口,摩拉港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通道。但在2017年以前,这里每年都需要文莱政府拨款才能维持运营。在此工作了14年的“老港口人”Ilmi感触颇深。
2014年9月,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启动建设,这是中文两国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也是双方密切经贸往来、深化务实合作的创新实践,让中国与文莱同道相成的步伐更加有力。在广西—文莱经济走廊机制推动下,2017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文莱达鲁萨兰资产管理公司合资成立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管理和运营摩拉港集装箱码头和散货通用码头,项目总投资10.3亿元人民币,运营期限60年。通过优化升级港口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完善基础设施,接管当年,摩拉港公司就开始稳定盈利。 广西钦州人黄开宽两年前带着在北部湾港工作的丰富经验来到文莱,与当地同事一起建设摩拉港。
携手并进,合作共赢。 2020年4月起,摩拉港承接文莱国家储备粮业务;同年,摩拉港公司成功中标渔港项目40年管理运营权,2021年,摩拉港公司与文莱化肥工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摩拉港不断华丽蜕变。
2023年7月8日, 摩拉港至北部湾港实现直联直通,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与东盟东部增长区有了新的“贸易大动脉”,现在从北部湾港到摩拉港仅需6天,从摩拉港到北部湾港仅需7天,整体运输成本减少约30%。未来,摩拉港将参照中马“两国双园”国际产业合作新模式,积极探索中文两国“港口—产业—园区”协调发展模式,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文莱投资。(游芸 刘英杰 黄翠萍)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