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我是东博会公众开放日的忠实粉丝”

邓培璐珍藏的参观东博会票证

邓培璐在东博会上购买的各国特色物品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公众开放日忠实粉丝保留了十几届门票,逛展厅逛到腰酸背痛也没有怨言,自嘲展痴。”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即将到来,南宁晚报热心读者邓培璐在朋友圈晒出收藏的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公众开放日门票、入场卡。在接受采访时,她笑道:“我是东博会公众开放日的忠实粉丝。”

“忠实粉丝”期盼公众开放日

邓培璐与丈夫卢伊琳都是南宁晚报的热心读者,曾连续10年参加本报植树节活动前往昆仑关植树。夫妻俩喜欢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也喜欢参加“热闹”的活动,东博会公众开放日是他们一直积极参与的活动之一。

“我是从第2届(东博会)开始参与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因为第一届没有公众开放日。”邓培璐拿起第2届东博会公众开放日门票介绍说,当时的门票是30元/人。那时,邓培璐一家还住在北湖路尾的南宁市手拖厂宿舍区。当天清晨5时多,他们就起床乘坐6路公交车,绕城半圈到达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当时我们还以为自己来得很早,结果到现场才发现,前面已经排起百米长龙。”

回忆起参与第2届东博会公众开放日的情景,邓培璐笑称,因为当时缺乏经验没有准备食物,才逛到中午就饿得不行,于是现场买了越南榴莲饼等当午饭。“当时到处都是拿着榴莲饼吃的人。有了那一次的经历,后来再参加公众开放日时就有经验了,会带上一点吃的。后来,展会里面有快餐销售,更方便了。”

邓培璐说,除了第8届东博会及疫情期间没有参加,她和丈夫没错过哪一届公众开放日。“当时是卢伊琳出了事故导致髋骨粉碎性骨折住院,其间正是第8届东博会展期,留下遗憾。”

邓培璐说,19年来,公众开放日的门票从30元到100元,“只花几十上百元就能在东博会上玩转东盟十国,好过出国啊。今年是第20届,很希望能再次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

公众开放日带来快乐记忆

在邓培璐的“宝藏箱”里,还保留有不少东博会公众开放日采购的各式各样的物品,有越南的小镜子,有马来西亚的项链,有泰国的胸针,还有缅甸的银手镯,甚至还有两盒香粉。

“女人都是爱美的,当时看到上面写可以除皱纹、祛斑、美白,就跟风买了一盒。结果现在连包装膜都没拆。”说到自己在会场买买买的经历,邓培璐哈哈大笑。

邓培璐告诉记者,第2届东博会公众开放日时,展会现场的翻译很少,很多参展商不会说中文,如何砍价呢?“我们就用手来比画,他们比画十根手指,我就比画一个巴掌,砍一半的价。对方摆手摇头,我再伸多两根手指,然后对方一拍手,成交!”

虽然每一届公众开放日都逛到腰酸背痛,邓培璐仍乐此不疲,因为通过公众开放日可以长见识、买到实惠。她笑道:“只花几十上百元就能在东博会上看表演、买特产,真的抵值。”

东博会给公众带来更多选择

20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南宁渠道”影响力持续提升,优势凸显,东盟商品与服务涌入中国,给国人的生活消费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如今,随便走进南宁市的一家东盟特产店,都能购买到不同国家的特色产品及服饰,市民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也能方便采购。

此前,每次逛东博会,邓培璐还会参观同期举办的农业展和轻工展,看看农业快速发展的成果,看看各种科技赋能的新奇有趣的日用产品,十分有意思。当然,也少不了现场采购,如今他们一家出游露营的全套用品就是在轻工展上采购的。“很不错的,好用,耐用。”邓培璐赞不绝口。

开放是南宁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每年东博会无疑是南宁展示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许多东盟产品正通过这个高度开放的平台,以南宁为起点,快步进入中国市场,为人们带来更多选择和便利。

(南宁云—南宁晚报 记者叶祯/文 宋延康/图)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作者:叶祯 宋延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