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邓玲 凌鹏 实习生 岑美美)2年前,南宁市上林县于他而言是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小县城;2年后,说起上林县的资源、产业他如数家珍。他就是深圳市福田区派驻南宁市上林县开展东西部协作工作的耿晨毅,同年6月挂职上林县委常委、副县长至今。
为了尽快熟悉这个远离家乡700多公里的小城,初来乍到的耿晨毅用“脚”丈量这片陌生的土地,“脚踏实地”地投入到粤桂协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刚到上林挂职的时候,耿常委就带领我一起到全县的 11 个乡镇,走访了大概有六七十个村,有的村离县城距离比较远,单趟的行程也需要开车一个半小时,我们当时要克服很多交通和生活上的困难。”一同从深圳市福田区来上林县挂职的李家卫回忆起初到上林时的工作状态,记忆深刻。
挖掘优秀资源禀赋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上林县部分乡镇偏远,道路弯折险峻。通过走访调研,耿晨毅发现该县特色产业规模小,基础较薄弱。他发挥粤桂东西部协作的“桥梁”作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两年多来,广东帮扶广西财政协作资金投入的产业类项目受益村遍及全县11个乡镇,受益人数已超5万。乡村学校、基层医疗、乡村道路等公共设施和民生工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补短提升,助力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耿晨毅不断挖掘上林县优秀资源禀赋,发挥广东、深圳资金和市场优势,助力提升水产养殖、上林大米、上林八角、花卉等4个特色产业。
9月8日,记者在上林县粤桂特色农产品产业园看到,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飞速运转,一袋袋经过深加工包装好的大米从生产线出来。“耿晨毅同志在发现上林县水稻产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情况下,却缺少深加工环境,未能发挥“上林大米”产业有效发展。为了实现大米产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专业化转型,他发挥广东、深圳资金和市场优势,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建设了上林县粤桂特色农产品产业园。”上林县振林农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健诚介绍道。
耿晨毅(左)在上林县粤桂特色农产品产业园了解生产情况。记者 邓玲 摄
据介绍,上林县粤桂特色农产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其中2022年广东帮扶广西财政协作资金1600万元,用于建一座大米加工车间及配套生产车间、烘干机房、仓储及包装库房。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超7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用好用活协作资源 稳步推进“一县一企”
“我们从 2020 年的1个车间到现在4个分厂,粤桂协作办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耿常委可以说对于我们是‘有求并应’。”南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覃小红说。该公司位于上林县明亮镇明澄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占地40多亩,是上林通过粤桂东西部协作引进的一家优质劳动密集型企业。
南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让周边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记者 邓玲 摄
作为服务湾企牵头领导,耿晨毅用好用活协作资源,通过粤桂协作机制不断发力,助力公司将总部迁入上林县,并配套建设4个厂房,深化“一县一企N车间”模式,打造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目前,该公司帮扶车间已覆盖全县5个乡镇易地扶贫安置点,吸纳就业约600人,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件提升幸福感的事
“来这里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提升幸福感的事,我希望能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让当地的老百姓在对东西部协作的认知感、个人收入,以及县域经济质量发展方面有一个大幅度提升。”当问到来上林的初衷和目标时,耿晨毅这样告诉记者。“我对我们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未来可期。”
在上林期间,耿晨毅还充分利用粤桂协作平台,依托深圳成熟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交易博览会、名特优产品宣传推介会等,展现上林特色农产品的魅力。他一手引进深圳销售行业大型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粤桂消费帮扶创新服务中心,实施立足上林、覆盖南宁、辐射广西、服务全国的农特产品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
“上水源”矿泉水已获得圳品认证。记者 邓玲 摄
同时,他加大对企业的日常培育力度,2022年上林县成功获评2个“圳品”,为上林特优产品打开进入湾区市场大门,反向带动全县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两年多来,广东地区采购和销售上林县农畜产品及特色手工艺品超1亿元。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