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金秋时节,广袤的祖国大地上,鱼儿跃出水面、稻浪随风起伏、瓜果香飘万里,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丰收的画卷徐徐展开。每到这个时候,辛勤劳作一年的农民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农具,庆丰收、晒丰收、享丰收。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也迎来了第六个年头,全国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向农民致敬,为丰收礼赞,意义尤为重大。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溯源中华民族的历史,农耕社会文明孕育了中华文明。农民群体,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古时便有“纪农协功”的传统礼俗。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体现的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传递的是全社会对农耕文化的重视,对农民社会主体地位的承认和尊重,这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崇高礼赞。也正是有了亿万中国农民的辛勤付出,才有了祖国大地“北方玉米实仓、南方稻香扑鼻” 的丰收景象。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既要礼赞农民,致敬农民,更要尊重农民,弘扬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的韧性与毅力,将农民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而作为新时代的农民,更要将这份幸福感和获得感,转化为内生动力,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去,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塑造现代乡村文明新气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说丰年”“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赞美丰收的诗句,这不仅记录了农民朋友对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的期盼,也抒写了农民朋友献给祖国大地的情诗。今年以来,新时代的农民朋友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产业奇迹,用一个又一个丰收成果,书写新时代农民丰收的诗篇。例如,近期频频霸占热搜的“新疆海鲜”,三文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新疆海鲜陆续丰收,不仅产量喜人,而且销往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作为内陆省份、离海最远的新疆,开创了一项颠覆认知的新成果;例如,频频传来好消息的横州茉莉花,“世界10朵茉莉花,有8朵来自中国,有6朵来自横州”,横州茉莉花、茉莉花茶综合品牌价值达222.15亿元,这个充满“花香”的产业越做做大;例如,种植面积超46万亩的武鸣沃柑,正忙着沐浴阳光,酝酿甜蜜,等待入冬后的丰收采摘季……新时代孕育的新生机与新变化,新时代培养起来的新农业、新农民,都赋予了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一样的底色,传统“三农”有了更新的舞台。
向农民致敬,为丰收礼赞。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我们要歌唱丰收、欢庆丰收,极大地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力量,让乡村振兴的美好理想照进现实。(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