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日报
“‘南宁渠道’20年升级之道”系列报道③
从“路网末梢”到“区域枢纽”“南宁渠道”——联通之道
互联互通,是扩大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广西曾经被视为中国交通的“路网末梢”。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南宁,作为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区,广西开启了持续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通达和服务能力的新征程,逐步蜕变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枢纽”。
大道同行,互利共赢。当前,广西正努力建设以南宁为中心,通江、达海、出边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载体,拓展国际货运航线和跨境铁路班列,“公铁水空”多维度连接东盟,让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南宁渠道”越走越宽,书写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篇章。(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南宁渠道’20年升级之道”系列报道 ④
从“引企业”“招产业”到“新赛道”“新动能”“南宁渠道”——机遇之道
又是一年朱槿花开时,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总会勾起一些难忘的记忆。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始举办并永久落户南宁,形成一条中国与东盟合作独特的“南宁渠道”,并持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那时起,东博会和峰会搭建交流平台、畅通“南宁渠道”,推动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日益密切:第1届至第19届东博会签约投资合作项目超5000个,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制造基地、马中关丹产业园、中新南宁物流园等中国—东盟合作项目签约落地。第20届东博会又签下一大批“大单”项目,总投资超4800亿元,活动场次、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和制造业投资占比均创下历届新高。“20年里一直保持高水平合作非常了不起,东盟与中国做到了,东博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对东博会给予高度评价。(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南宁渠道’20年升级之道”系列报道⑤
从“一衣带水”到“民心相通”“南宁渠道”——连心之道
千年丝路,沧桑辉煌。
2000年前,古丝绸之路拉开了中华民族与东南亚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序幕,一个个文明交融的印迹定格在历史画卷中,不为时间所抹去。
2000年后,乘“一带一路”春风,赓续千年历史文化之脉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让中国与东盟的文明交流互鉴再发新枝、再放异彩。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既是政治和经贸的盛会,更是民心相通的人文纽带,搭建起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连心桥”。
文明互鉴,民心相通。20年来,在“南宁渠道”的作用下,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正成为各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彼此相互扶持、守望相助、互惠互利、共存共荣。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用音乐交流、与世界对歌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让中外友人爱上“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戏剧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接连上演,令人目不暇接;《春天的旋律》跨国春节晚会阐释携手同行、相守互助的人文情怀。(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南宁渠道’20年升级之道”系列报道⑥
从“携手共进”到“镶钻成冠”“南宁渠道”——未来之道
金秋九月,“朱槿花”坚定绽放,八方客满载而归——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6位东盟国家领导人在开幕大会致辞;337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部长级贵宾出席盛会;46个国家1953家企业参展,104个采购团组参会,其中国际团组55个……9月19日,为期4天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跨越山海、赴约而来的中外宾客、参展企业眼中,一个共识越发清晰:东博会和峰会已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广西亮丽的名片,为服务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宁渠道’是20年来中国和东盟开放合作的‘经典之作’,未来这一渠道将越来越宽广、持续发挥作用,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说。
二十而冠,三十而立。随着东博会和峰会加快升级发展,“南宁渠道”这条合作之道、开放之道、联通之道、机遇之道、连心之道,正迈向“镶钻成冠”的未来之道,向着成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全方位合作的首要渠道扎实迈进,为助力共建中国东盟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助推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新动能。(摘自:南宁日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南宁广播电视台
【和合共生建家园 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第20届东博会闭幕 本届盛会成果丰硕
【和合共生建家园 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南宁渠道’20年升级之道”系列报道⑤ 文旅体魅力绽放 共谱人文交流华章
【和合共生建家园 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 搭好投资合作平台 谱写互利共赢新篇章 ——第20届东博会、峰会经贸活动综述
》》》南宁晚报
东博会助力南宁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龙头企业相继入驻 产业发展蹄疾步稳
开放蕴含商机,合作共赢未来。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自2004年落户南宁以来,极大助力提升了南宁城市知名度、影响力,为推进南宁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推动国际国内经贸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近日,记者从南宁市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南宁市充分用好东博会平台功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个个重点项目在这里汇聚、落地生根,在发展中发挥叠加效应,推动了南宁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了产业集聚,壮大了产业规模,成为八方客商云集、投资发展奋斗的热土。(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中国-东盟果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加强果业交流和经贸合作广西入境水果中95%来自越南和泰国
榴莲、山竹、红毛丹……这些东南亚特色水果,你知道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吗?是越南和泰国。据统计,两国进口水果合计占广西入境水果总量95%以上。昨日,中国-东盟果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南宁举行,旨在利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和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20周年契机,全方位推介广西开放合作优势,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果业交流和经贸合作。
广西是中国的水果生产大省区。2022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超2000万亩,总产量达3080万吨,居全国首位。其中,柑橘、柿子、火龙果、百香果产量均为全国第一。芒果、香蕉、荔枝、龙眼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二。据行业内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广西园林水果产量1076万吨,增长12.6%。(摘自:南宁晚报)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圆满落幕,经贸合作硕果累累东博会史上最大订单!文莱20亿美元采购中国大飞机
19日下午,记者从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分别简称东博会和峰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21届东博会初步定于2024年9月23日至27日在南宁举办,并继续同期举办第21届峰会。郑州市将担任第21届东博会中国“魅力之城”。
那么,圆满落幕的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有哪些亮点和成果?一起来看看吧。
东博会史上最大贸易订单 文莱签约超20亿美元30架中国大飞机的采购订单
据了解,本届东博会展览面积10.2万平方米,外国展区面积占30%以上;展位5400个,共有46个国家1953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增长18.2%,其中外国参展企业738家(含东盟644家),占参展企业总数的37.8%,东盟展览规模和占比在中国国际展会中保持最大;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7国恢复包馆,恢复东盟“魅力之城”展区。
截至9月19日中午12时,本届东博会累计进馆人数15万人次。云上东博会为东盟国家建设云上国别馆,线上参展企业超2000家。
点击查看报道全文
》》》南宁新闻网
【网络专题】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