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需查明原因对因治疗

什么是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简称RSA)指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妊娠丢失,包括生化妊娠。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生率为1%~5%,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

20~29岁女性发生流产的风险最低,30岁之后流产风险显著上升,45岁以后流产的风险可达50%以上。仅有1次流产史的女性,其再次发生流产的风险较低,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再次流产的发生风险将显著增加,尤其是发生3次及以上流产的女性,其流产的再发风险可达40%以上。

什么原因导致复发性流产?

RSA的病因十分复杂,其病因构成比例也随既往流产的次数和发生时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RSA的病因主要包括:染色体或基因异常、解剖结构异常(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栓前状态、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男方因素以及环境心理因素等。需要指出的是,相当一部分RSA的具体原因及发病机制不明,排除以上因素的RSA称为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

1.染色体或基因异常:包括胚胎染色体异常、夫妇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异常。

(1)胚胎染色体异常:流产胚胎中的染色体异常比例可达50%~60%,是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胚胎染色体异常主要以染色体数目异常为主,如非整倍体(包括21三体、13三体、18三体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等),少部分为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染色体区段性缺失或重复。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别是35岁以上流产人群,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明显升高。

(2)夫妇染色体异常:RSA夫妇染色体异常比例为3%~6%。夫妇染色体异常主要为结构异常(如染色体易位、倒位、微缺失和微重复等),少部分为数目异常(如嵌合体和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等)。夫妇双方的异常染色体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遗传给胚胎,进而导致流产的发生。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非遗传因素在RSA发生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3)基因异常:基因异常可能是导致RSA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流产相关基因主要与母体的凝血功能、免疫代谢及胚胎的着床、生长发育相关。

2.解剖结构异常: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和子宫颈机能不全是常见的与RSA相关的解剖因素。包括各种先天性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弓形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等),也包括各种获得性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如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等)。子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先天性或获得性因素的作用下,子宫颈无法维持其形态和功能至胎儿足月分娩的一种异常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子宫颈管无痛性扩张,胎儿过早娩出,导致晚期流产和早产,是解剖因素导致晚期流产的主要表现形式。

3.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攻击自身正常细胞和组织,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及其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常见的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

4.内分泌因素:与RSA相关的内分泌因素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亢、甲减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异常)、高催乳素血症、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5.感染因素:伴有菌血症、病毒血症、子宫内膜炎的严重感染可以导致流产的发生。妊娠期TORCH感染,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其他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或胎儿出生缺陷的病原体感染,可能与偶发的流产相关,但与RSA的关系不明确。

6.男方因素:RSA的男方因素是指能够导致胚胎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男方精子的染色体或基因异常。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学异常、免疫学异常、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社会环境及药物影响等。

7.其他因素:RSA还与许多其他因素相关,包括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饮用过量咖啡、滥用药物和吸毒等)。

复发性流产怎么治疗?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需要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案也不同。如遗传因素导致的反复流产需要借助于辅助生殖,免疫因素则需要进行免疫调节治疗,血栓前状态的患者需要抗凝治疗,生殖道结构异常的患者则可能需先手术治疗,内分泌因素则需要根据具体器官异常进行治疗。因此,复发性流产的关键在于找到病因,进而对因治疗,并不是一些患者想象的“流产了,吃点保胎药就行了”。

总的说来,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机制复杂,目前的研究对其认识仍比较有限,各种机制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如环境可引起遗传异常,免疫异常会导致血栓前状态,情绪会引起内分泌异常。对于流产,如果是偶发性流产,一般需要注意休息,调整好情绪,对症治疗,但如果是复发性流产,则需要查明原因,对因治疗。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谭庆英

(作者:谭庆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