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陆海清 通讯员 卢世联)《南宁横州市茉莉花保护发展条例》(以下称《条例》是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为横州市茉莉花产业“量身定制”的法律铠甲。近期,横州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条例》,围绕《条例》在横州市茉莉花的保护、茉莉花文化传承、促进茉莉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等情况,组成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为横州茉莉花保护发展“问诊把脉”,提出“良方”,更好驱动横州市茉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破题
横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企业车间,与种植户、花茶企业、职能部门等座谈交流,听取工作意见,掌握工作实情,查找堵点难点,共商发展大计。
“自从中华茉莉园对土壤和品种改良以来,花田的病虫害少了很多,每天产的鲜花比较洁白、香气浓郁,平均的花价比去年提高了不少。”面对调研组成员,花农蒙大姐说,茉莉花的香气容易招引飞虫粘附和啃食,要经常喷农药,但这样易引起茉莉花农药残留,影响横州茉莉花的形象和质量,希望政府在病虫害防治上推广先进的生物、物理等无毒无害除虫方法,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茉莉花品质。
调研活动期间,调研组成员深入横州镇、校椅镇、中华茉莉园、茉莉极萃园、茉莉花交易场所、茉莉花种植基地、盆栽盆景栽培基地、茉莉花茶生产企业、餐饮企业等,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等形式,广泛深入了解横州市实施《条例》情况。
问诊
“虽然‘横县茉莉花茶’跻身全国20强,在广西入围百强榜单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位列第一,但横州茉莉花品牌的保护发展做得还不够,希望政府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上采取创新措施,下更大力度,保护和发展品牌,把品牌效应实实在在的转化为经济效益。”南宁市人大代表、横县阳春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姮说。
品牌的保护发展,一直是花茶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横州市已有60多个茉莉花茶本土品牌,入选全国茉莉花茶十大品牌的有金花茶业“人间壹香”、顺来茶业“周顺来”、长海茶厂“香茹怡茉”。调研中花茶企业负责人也坦陈,目前大部分花茶企业的发展仍停留在产品经营或者作为大企业的代工生产商,缺乏品牌创建、品牌营销和品牌管理能力,自主品牌塑造力、竞争力均处弱势,大批以横县茉莉花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在包装及宣传上也没有标注横县茉莉花公用品牌,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未真正成形。
从种植到销售,从品牌打造到产业延链,从制作技艺到文化传承,调研组紧紧聚焦茉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问计于花农,问计于花企,全面掌握第一手工作资料,为合理“开方施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
开方
“市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在茉莉花种植保护、品牌保护、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做足宣传文章,广泛宣传《条例》,让广大花农科学合理种植和管理茉莉花,减少农药残留,提高茉莉花品质。”
“要进一步加大地理标志产品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工作力度,积极拓展市场,推进产销对接,提升‘横县茉莉花茶’地理标志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培育‘横州茉莉花’区域公用品牌,扶持壮大本土企业自主品牌,发展壮大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发展集团,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向龙头企业聚集。”
“要通过招‘大’引‘强’,重点发展茉莉花茶、茉莉化工、茉莉医药、茉莉保健食品等加工制造业,示范带动精深加工工艺水平提高与产品附加值提升,持续推动茉莉花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打造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1+9’产业群。”
在对《条例》实施全过程各环节全面“体检”的基础上,调研组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调研报告共提出了5项工作建议,包括宣传、品牌、扶持、产业链等方面,助力横州市茉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