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秋民俗,传承中秋文化——“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在南宁市博物馆举行

民俗公益研学、制作手工月饼、传统文化集市……9月29日,“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在南宁市博物馆举行,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市民节日文化生活,营造共度佳节、和谐美好的节日氛围。

“十五的月亮,打一个成语,谁知道呢?”“光明正大!”老师提问的话音未落,马上有学员抢答。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我们的节日·中秋”公益研学正在市博物馆集畔园内有声有色的进行。研学课程紧扣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民俗,分为中秋节起源、传说神话、相关歇后语和诗歌等部分,用讲故事和问答互动的方式将中秋节文化传递给在场的小学员们。

“我们的节日·中秋”公益研学正在南宁市博物馆集畔园内举行。陈峰 摄

参加研学活动的学员们认真听课并积极举手互动。记者 罗竹君 摄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玉兔不仅是月亮的象征,而赏花灯则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习完中秋的起源和习俗后,老师带领学员们制作兔子花灯,感受古人欢度中秋的仪式感,领略非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自己动作做花灯,乐趣无穷。记者 罗竹君 摄

“我们的节日·中秋”公益研学正在南宁市博物馆集畔园内举行。陈峰 摄

中秋节月饼少不了,月饼DIY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先把馅揉成圆形,冰皮擀好,包裹上馅儿后放到模具中压实……”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人孩子有条不紊的跟着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个个精致的月饼跃然眼前。参加月饼DIY的市民陆小姐和女儿表示,月饼是最能体现中秋文化的食物之一,能够和女儿一起体验亲手制作意义非凡,不仅妙趣横生,还享受幸福团圆的亲子时光。

巧手做月饼,温情迎中秋。记者 罗竹君 摄

当天,博物馆内还设置了“中秋盲盒”、祝福语互动答题墙、传统文化市集等活动增深挖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内涵,营造了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

丰富多彩的文化集市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记者  罗竹君 摄

编辑:冼慧莹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罗竹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