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青秀区申报的传统技艺项目“鸡茸燕制作技艺”成功入选。
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图。
一鸡一茸一传承
下面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
鸡茸燕以及其传承人黄中昕的故事吧
鸡茸燕是旧时南宁人在逢年过节或喜庆宴席必上的一道美羹,其色泽泛白,晶莹透亮,口感润滑细腻,味道浓郁鲜美,营养丰富。南宁一带鸡茸燕的制作历史悠久,具体年代无法考证,但是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如今已经成为元老级国烹饪大师的何逸奎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经常品尝奶奶做的鸡茸燕,并从奶奶那里学习制作技艺。而后,他把鸡茸燕的制作技艺不断传授给万都和等弟子,再传弟子黄中昕等也成长起来。
浓郁鲜美的鸡茸燕。(图源:青秀区文化馆)
一道非遗美食,它源于手艺人日复一日的打磨,不断传承创新,最终形成独特的风味。黄中昕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也是鸡茸燕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他自小就在饭菜的香气中长大,对烹饪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喜欢钻研厨艺,学艺足迹行遍全国各地,不断深入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因此,他曾获得“中国烹饪大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技术能手”“南宁工匠”“南宁市高层次人才D类人才”“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黄中昕所获荣誉一览。(罗锦标 摄)
“所谓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汤底是一道菜的重中之重,同时菜肴也讲究对食材的刀工,鸡茸燕的做法需要将食材切丝,鸡茸为灵魂,以鸡茸综合食材之美,让‘鸡茸燕’成品胶质浓稠,备极鲜丽精工,宛若天然生动。”黄中昕告诉记者,他融合了东西方食材,增加赛拉诺火腿,使鸡茸燕的汤独特的浓郁鲜美香味;加入荸荠,让鸡茸燕口感润滑细腻,鲜嫩可口,爽滑柔韧中多一份清爽。以传统桂菜为基础,融合地方民族菜系元素和当代健康理念,打造最具民族特色的“东方融合料理”,诠释了广西菜的新烹调法。
鸡茸燕成品及所需食材展示。(图源:青秀区文化馆)
据了解,除了作为非遗传承人,黄中昕还成立了广西华枫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技术总监,以及到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职业教育,给烹饪专业的学生授课解惑,让他们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同时参加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将桂菜推向国际,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将鸡茸燕做成预制菜,致力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近年来,以黄中昕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人,培养了不少掌握这一技艺的师傅,其中仅广西华枫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就已经培养了鸡茸燕制作技艺传承人17 位。
在黄中昕眼中,烹饪不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从一道菜的构思开始各种味道的聚合与搭配,讲究的是谐调与韵律;烹制的过程,一道又一道精细的工序,经过烹饪,让材质呈现出最诱人的底色。
黄中昕在教徒弟们制作鸡茸燕。(图源:青秀区文化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