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水伴骑行
“环广西”南宁赛段尽显绿城魅力
各路高手,“骑”聚邕城;水碧山青,满目风景。10月14—15日,2023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南宁站迎来了阔别三年的各国“骑友”。14日,选手们从邕江之滨的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起步,在秀美邕江及青秀山风景区等构成的环道内竞技;15日,车队一路向北,在壮族会鼓的助威声中穿过大明山麓、途经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核心区(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三甲屯一带),奔向马山县弄拉景区。
世巡赛·环广西南宁比赛现场氛围感拉到最满
两天的赛事期间,南宁市优良的生态环境、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周到的赛事服务,通过车手、市民、游客的口耳相传及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魅力邕城再度引发线上线下的热烈互动。
10月15日,车手骑行在“环广西”南宁—弄拉景区赛段青山秀水间。方 办 摄
绿城秋色美如画
一边是绿树成荫的“天然氧吧”(青秀山),一边是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刚刚途经横跨邕江的大桥,几分钟后就走进了鸟语花香的生态园林;武鸣主城区至两江镇方向的赛道两侧异木棉争相绽放;被媒体誉为“皇后赛道”的弄拉景区爬坡点山峦叠翠……两天来,车手们在紧张的比赛中充分领略了风景如画的绿城秋色。都市风情、田园风光和自然风景的“无缝切换”,给参赛车手和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赛道上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座城市处处都有让我感到惊叹的地方,很高兴能有机会来到南宁比赛。”获得南宁城市赛段冠军的荷兰车手奥拉夫·库伊说。
各车队选手奋力爬坡。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周 军 摄
如画风景,来之不易。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五年,该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值达96.4%;今年1—7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6%,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第16位、省会城市排第5位,“南宁蓝”成为城市靓丽名片,“中国绿城”生态宜居品质稳步提升。
线上线下齐欢呼
“我们要用鼓声,展示马山人民的热情!”15日上午,当骑行队伍即将驶入马山县城,该县第三高中高二学生潘立夫与同学一起敲响振奋人心的壮族会鼓。当天,该县在赛道沿途布置了5个展演点,壮族会鼓、扁担舞及舞龙、舞狮等表演贯穿全程,鼓声、欢呼声散发出“歌海鼓乡”的无限热情。
马山萌娃敲响会鼓为车手加油。记者 孟振兴 摄
与此同时,不少观众通过互联网平台,为骑行南宁的车手加油、为家乡的建设发展鼓劲。“青秀山樱花园前那首耳熟能详的《多谢了》,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在手机上收看赛事直播的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教师黄兰说,作为南宁的“新市民”,她期待赛事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南宁。“南宁人素质高,这么近没有拉线也不拥挤、不越界,不打扰参赛车手,点赞!”网友“好大一颗橘”在一条赛事短视频下留言。
车迷等待喜欢的歌手签名合影
“体育强市”展风采
“环广西”的重启,再度点燃了不少骑行爱好者的热情。“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并爱上自行车运动,南宁市骑行环境也建设得越来越美,这对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南宁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温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南宁市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齐头并进,持续打响南宁马拉松比赛、中国—东盟国际皮划艇公开赛、南宁龙舟公开赛等特色品牌。体育赛事已成为城市名片、市民盛会和拉动消费的重要载体。
南宁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大力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积极创建自治区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市,不断加快体育公园、口袋公园和邕江两岸体育设施建设进度,进一步构建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打造群众身边的、更便捷的健身设施,着力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2022年,全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400多万平方米;青秀区获评全国首批全民 运动健身模范区,马山县、青秀区获评广西首批自治区级全民 运动健身模范县(区)。
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带动“体育+”“+体育”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南宁市体育产业项目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21个、自治区级荣誉49个,体育产业总规模约160亿元,约占全区1/3。
南宁—弄拉景区赛段珍宝车队选手获冠军
中国队车手勇摘敢斗奖
10月15日,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展开第四赛段南宁—弄拉景区赛段的争夺。参赛车手从现代都市骑行到山清水秀的乡村,再到原生态的自然景区弄拉,在最后一公里赛段,多个车队进行了巅峰对决,最终珍宝-维斯玛车队的米兰·维德一骑绝尘率先登顶,获得赛段冠军和个人总成绩冠军。中国队车手苏浩钰在比赛中表现积极、勇于冲刺,摘得敢斗奖。
当天的比赛从南宁市区出发,终点在马山弄拉景区,全程161.4公里。赛段设置了三个冲刺点、一个三级爬坡点和一个一级爬坡点,累计爬升1517米。该赛段是“环广西”难度最大,也最为关键的“皇后赛道”。根据前三届“环广西”经验,第一个登上弄拉山顶终点的车手将基本锁定总冠军。
比赛中,中国队车手苏浩钰勇于突破,与其他4位车手形成突围集团,与大集团的时间差一度拉到3分钟左右。
前三个赛段的“突围狂人”欧倍青车队的德里斯·德邦特当天没有参与突围,凭借前三个赛段的努力,他身着象征总成绩第一的红衫出发。同时,他也排在冲刺积分榜首位。当天欧倍青车队派出犁赖特·詹森参与突围,而将德邦特牢牢保护在主车群中,想保持总成绩优势。
犁赖特·詹森很好地执行了车队的战术安排,刷下了三个途中冲刺点第一,让德邦特的冲刺王蓝衫没有被其他车队威胁到。完成了车队任务后,他很快就退回到了主集团。虽然如此,欧倍青车队在冲刺战线上仍表现亮眼,目前“环广西”四个赛段七个途中冲刺点的第一,全被他们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队车手苏浩钰在第一个爬坡点冲到第二名,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进入马山地界之后,主集团开始加速追击突围集团,突围集团的领先优势也被逐渐缩短。中国队的突围车手苏浩钰在距离终点15公里处也回到了主集团。
当比赛进行至弄拉景区山脚下最后10公里时,所有突围车手均被追回,各车队开始有序地“开火车”,每支队伍都想把本车队的爬坡主将护送到最好位置。
终点前1.5公里的一级爬坡点前,身穿圆点衫的弗雷德里克·旺达尔顶到了最前方,艰难地拿下爬坡点第一名,基本锁定了本届“环广西”的圆点衫。
最后1公里,珍宝-维斯玛车队、科菲迪斯车队、英力士-掷弹兵车队、英孚教育-易邮车队都顶在了最前面,山巅对决一触即发。
终点前500米,珍宝-维斯玛车队的米兰·维德开始单飞进攻。只见他一骑绝尘,稳步与小集团拉开了差距。最终,他率先登顶。冲过终点的他根本来不及庆祝,将赛车丢下后便瘫倒在地。
今日将展开本届“环广西”最长赛段的争夺,参赛车手从柳州向终点桂林出发,全程209.6公里。本赛段车手们需要在山路间盘旋行进,难度也很大。赛况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赛段冠军车手米兰·维德:
这个冠军意义非凡
珍宝车队车手米兰·维德在最后爬坡路段奋力突围,夺得了南宁—弄拉景区赛段冠军。他的夺冠让本届“环广西”诞生了新的赛段冠军,也使代表个人总冠军的红色领骑衫再次易主。
赛后接受采访时,米兰·维德表示:“这个冠军的获得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这是我在职业赛中的首个冠军。”去年在西班牙的一场比赛中,米兰·维德遭遇了严重的摔车事故,伤势非常严重,住进重症监护室,职业生涯险些结束。他对记者说:“很感谢我的家人在我重伤时悉心照顾我,给予我支持,让我能够恢复得非常好,重返赛场。”
对于当天的比赛,米兰·维德说,自己在整个比赛中的状态很好,临近终点的比拼对体力消耗比较大,感觉有些体力透支,甚至出现眩晕的情况。他坦言,过往的山地车赛事经验帮助到了自己,“特别是在爬坡时所需要的爆发力,这得益于自己之前在山地车赛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技术。”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也将努力保持良好的状态,争取保住个人总成绩第一的成绩。
中国车手苏浩钰:
参加“环广西”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
10月15日,在“环广西”南宁—弄拉景区赛段比赛上,中国国家队车手苏浩钰拿下敢斗奖。
“参加‘环广西’赛事,对中国队车手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苏浩钰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拿到这个奖项,不只是自己的努力,更多是来自于队友的支持。
按赛前的战术布置,苏浩钰并不是负责突围的车手。“在比赛过程中,我加速时,我们其他队员没有跟上,就选择自己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成功,没想到成功了,也没想到走这么远。”他激动地说,在前三天的比赛中,他就一直非常想突围。今天没有想着突围,结果成功了。
对于当天的赛段情况,苏浩钰评价说,路线上来说,与国内其他比赛差别不是很大,稍微多一些技术性的东西。前半程基本都是以平路为主,难度主要集中在最后的爬坡阶段,但这个时候,离终点已经非常近了,终点爬坡长度约为3公里,“最后冲刺阶段,我坚持住,努力调整竞技状态,完成比赛,最终拿到了敢斗奖。”
令苏浩钰印象最深的是赛道边的观众非常多,也非常热情。他说:“每一次我经过村庄的时候,都有无数观众在大喊‘中国队加油’,这让我十分感动,也鼓舞我坚持完成好比赛。”
“在家门口观赛 感觉就是爽”
10月15日下午,当参加“环广西”南宁—弄拉赛段的选手们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冲过终点时,正在观赛的骑行爱好者苏琪羽激动地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
苏琪羽是马山县白山镇人,长期在上海工作,爱好骑行的他曾在苏浙沪一带参加过不少业余赛事,微信里前排聊天内容几乎都与自行车运动有关。“对于一个爱骑行的人来说,再也没有比听说‘环广西’这种级别的专业自行车赛事要经过老家门口更令人激动的事情了。”苏琪羽说,因为工作关系,他从2017年起就一直在手机上观看比赛,历届赛事的精彩和老家人的热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珍宝-维斯玛车队的冲刺,萌娃敲响壮族会鼓,还有爬树观赛的黄阿婆……
“听说今年赛事回归,我早早就协调了假期,一定要在自家门口一睹风采。”15日一大早,办好观赛相关手续的苏琪羽在赛事开始前就骑行向赛段终点弄拉景区进发。
“刚才我体验了‘皇后赛道’,真心觉得难度很大,希望参赛车手们能取得好成绩。”苏琪羽将沿途拍摄的风景照和自己的感受发到多个骑友群,希望大家常来马山、多支持骑行运动:“能在家门口观赛,感觉就是爽!”(记者 孟振兴 徐哲 玉智威 乔晓莹)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