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方向盘在手更应常存敬畏之心

近日,江苏无锡的一位汽车车主,插队不成,便在高速路上多次别车、逼停他人,而这种开斗气车的行为也让他因为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据媒体报道)

一些情况下,开斗气车的行为往往都是因为车主在生活中养成“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和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往往也在某种程度上埋下了人生伏笔。所以,作为交通参与者,不论是是非机动车还是汽车,都应该时常怀揣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敬”的是道路上的生命珍贵;“畏”的是道路变化无常。

疲劳驾驶、醉酒驾驶、无证驾驶、油门错踩等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惨痛交通事故面前,手握方向盘的驾驶员更必须保持敬畏之心,因为这既有对于自我保护以及家庭责任的负责,也有着对于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敬畏。南怀瑾说:“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只有我们心存敬畏时,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远。

每个生命都是珍贵且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背后联系着数个家庭的幸福,他也许是嗷嗷待哺孩子的母亲,也许是年迈体弱老人的儿子…对生命的敬畏应该是我们的本能,没有任何事是能成为我们亵渎生命的理由,只有将生命的敬畏放在心目中的“c位”,我们才不会容易被性格和情绪左右和影响驾驶行为。

明代文学家吕坤说: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懂得敬畏,心存忌惮,行驶在路上才会更安全。驾驶员守住了安全底线,不仅保障自己的生命健康完整,更能给行人一份安心。交通行为应该是每个交通参与者的“双向奔赴”:比如,礼让斑马线活动让交通文明大幅提升,但是,礼让斑马线不应只是要求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行人也应该自觉遵从交通信号指示通行,这不仅是作为交通参与者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更是对自身安全的高度负责。

古人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交通出行不需要“以弱胜强”的盲目勇气,也不需要抢先抢快、“就这一次”的侥幸心理,无论是谁,资历如何,经验如何,行驶在路上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安全。一旦脱离了这个底线,心中没有了敬畏,那么就危险就离你越来越近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常存敬畏之心,方能行得平安、行得更远。(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