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首批运动员入住运动员村

10月18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运动员村迎来首批运动员入住。早上8:40,记者在运动员村3号安检通道处看到,现场“欢迎回家”“欢迎回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运动员村村委会代表、志愿者正列队迎接广西南宁跳水队一行18人入驻学青会运动员村,至此,运动员村全面进入“学青会模式”。

首批运动员入住运动员村。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良 摄

首届学青会运动员村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庆歌路10号,毗邻赛事主场馆广西体育中心,占地面积338亩,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运动员村于2020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5月竣工。运动员村建设了30栋运动员公寓楼,运动员餐厅总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可容纳3850人同时就餐,可提供多样的菜品以满足就餐需求。根据竞赛总日程,预计将有13000多名运动队人员入住。

运动员村为运动员提供电瓶车接送服务。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吕思颖 摄

运动员村村委会执行副村长韦义勇介绍,运动员村配备了2000多名工作人员和250多名志愿者,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努力提供细致周到的赛事服务。

在交通保障方面,运动员村为运动员提供村内的用餐、运动健身、购物等电瓶车接送服务,从运动员村往返赛场的用车服务,以及机场专线、高铁站专线、出租车的出村服务;在运动员公寓,为每一位“村民”准备了内有毛巾、浴巾、牙刷、牙膏、洗漱杯、梳子、针线包、消毒湿巾的洗漱包,2个居民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全天候咨询服务和轮椅、拐杖、雨伞等物品借用服务;在运动员餐厅,专门设置了生日角,向在赛事期间过生日的运动员提供生日蛋糕、长寿面,同时还为因竞赛不能返回餐厅就餐的运动队提供外带常温餐包的服务,让运动员在南宁感受家的温暖;在志愿者之家,运动员们可参与体验剪纸、邕剧脸谱绘画、点米成画、布艺绣球、编香包等的手工制作,体验别有趣味的广西特色民俗。

干净整洁的运动员公寓。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良 摄

运动员餐厅内工作人员已做好准备为运动员提供就餐服务。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良 摄

生日角。广西新闻网记者 李良 摄

截至18时,运动员村共接待羽毛球、跳水两个项目的运动员入住,包含55支运动队,接待抵村运动员539人。在接下来的赛前准备和竞赛日程中,运动员村将是运动员们在南宁的温馨家园。(记者 李良 实习生 吕思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