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持续推进“项目为王”工作,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跑
前9月全市开工重大项目139个竣工26个
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平陆运河南宁段、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23年1—9月,全市开工重大项目139个、竣工26个;全市新增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36家,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今年以来,南宁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力快干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描绘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画卷。
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研发及展示中心已于7月份竣工。记者 潘浩 摄
1 谋划重大规划研究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2023年8月2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江海联运的大运河——平陆运河迎来开工建设一周年。作为平陆运河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南宁市积极谋划推动运河经济带发展,科学制定经济带规划南宁片区实施方案,加快规划建设以六景、伶俐工业园区为重点的东部新城,打造向海经济先行示范区。目前,东部新城规划战略研究已形成终期成果,为下一步东部新城规划建设提供前期理论依据和战略指引,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实施纲要前期研究等重大规划正在加快编制。
据悉,南宁市发改委牵头开展一批重大规划、重要战略研究,包括系统评估“十四五”规划24项主要目标、266项战略任务和266项重大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依托南宁都市圈、平陆运河经济带、“两港一区”、东部新城等战略规划研究,提出一批优化调整“十四五”规划的有效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
同时,持续推进“项目为王”工作。目前,南宁抽水蓄能电站、平陆运河南宁段、吴圩机场改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2023年1—9月,全市开工重大项目139个、竣工26个,1120个区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744.23亿元。
2 全力稳增长促发展 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
南宁市以现代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加快建设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2022年,南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18.34亿元,工业投资增长53.2%,增速和总量均排全区第一,增速创近21年来新高;南宁连续6年进入全国外贸百强城市,连续5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全区第一。今年以来,南宁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逐步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全市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抓好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和政策兑现工作,出台《南宁市2023年关于支持服务业提信心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措施》,兑现稳主体激活力若干措施资金超1500万元,惠及多家服务业企业。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广西(南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运营,已审定入驻71家企业,浪潮集团东盟运营总部等一批总部项目加快建设,积极服务Smart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全球销售中心开展业务。2023年1—9月,全市新增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36家,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
获认定五星级就业帮扶车间的南宁市中禾箱包有限公司(上林县)。记者 宋延康 摄
3 推进对外开放 强化互联互通
南宁市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充分发挥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的叠加优势,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推动“南宁渠道”越走越畅通,努力迈出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大道同行,互利共赢。南宁市加快推动深邕合作,高水平谋划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今年9月18日与深圳市签署共建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战略框架协议,举办2023年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推介会,深邕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1—8月,南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累计货物吞吐量535.05万吨,铁路货运班列开行数量31列,集装箱吞吐量14.63万TEU,物流业务收入4.82亿元。
作为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南宁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引领,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立体交通格局,在构建中国-东盟跨境物流体系方面成效显著。如今,这条面向东盟的物流通道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集聚态势正在显现。2022年,东盟成为南宁市第一大贸易伙伴,全市对东盟进出口377.4亿元,同比增长64.3%;对RCEP国家进出口564.4亿元,同比增长48.9%,占全市对外贸易总量的37.4%。
4 推进绿色转型 保障重点民生
南宁市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印发《南宁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横州市获批自治区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助力马山县获得自治区生态文明督查激励地区。切实做好规划期和年度节能目标监测预警,动态调整全市用能预算方案,推动高质量发展。能耗双控年度评价和中期评估均圆满完成时序进度目标任务。
“一老一小”服务加快发展,南宁市获命名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南宁市发展改革委指导青秀区申报并于2023年4月成功纳入第四批国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促进县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截至9月底,全市易地搬迁安置点共有帮扶车间77家;全市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14800户31218人,实现一户至少一人就业14800户31199人,目标完成率达100%、就业率达99.94%。
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高。南宁市成功获批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再次位列全国第七名,“全国首创电子诚信卡,打造守信激励新模式”案例荣获全国“信易+”应用典型案例,“交通运输领域推进‘承诺-践诺’闭环治理”案例荣获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全市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南宁云—南宁晚报 记者 韩沛)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