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涛声越千年 风起再扬帆——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暨火炬传递活动侧记

逐梦新时代 青春更精彩 迎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侧记

10月23日的北海,风和日丽。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暨火炬传递活动在北海市合浦县启动。

当天上午,北海合浦的海丝首港里充满了喜庆气氛,圣火采集在这里进行。圣火采集器放置在船只甲板高处,古船风帆还原汉代船只原貌,追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起航。采火人登上古船采集圣火,体现出“南珠”从海中冉冉升起,再现“海上丝绸之路”首发港的繁荣盛况。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表达与东盟各国积极发展经济合作关系,让各国人民群众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美好生活的愿景。这也是运动会圣火采集环节首次在船上进行。

圣火采集前精彩的节目表演。

收火人将火种放至火种灯内。 南国早报记者 邹财麟 游拥军/摄

仪式开始前,北海的文艺工作者给各方来宾表演了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的片段。

《碧海丝路》以2000多年前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为背景,以主人公大浦和阿斑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艰辛与勇气,再现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友好交往与商品贸易的历史情景,颂扬了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谊与和平。

“这出戏我们已演过很多次了,但接到要在圣火采集仪式上表演的通知后,我们再次整理了剧情,所以前两周我们排练密度挺大的,就想着在圣火采集仪式上拿出最好的表演。”参与演出的王文全说道。

在典礼台上,圣火盆在静候着火种的到来。火炬手亦在等待着神圣时刻。不论是圣火采集器,还是圣火盆、手持火炬等,这些器具造型变化体现了独特属性。

这些器具的总设计师是孙传芳,其曾担任2008年残奥会火种采集器具、舞美总设计师,也是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种采集汇集活动7个采火地点的火种采集器具及舞美总设计师。本届学青会圣火采集和火炬传递活动,由孙传芳担任总设计师,携手清华美院团队共同完成核心物资设计。

在合浦始发港码头,第二棒火炬手“亚洲飞人”劳义乘船经海上至汐海阁码头传递火炬。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记者 邓 华 梁凯昌 周 军/摄

在这些器具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源自羽纹铜凤灯的火种灯。西汉时期的羽纹铜凤灯出土于广西合浦县,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历程。将首届学青会会徽元素与羽纹铜凤灯的“凤尾”相结合,会徽延展出的多彩线条犹如火种灯中央的青春之火散发出万丈光芒,灯身及灯冠处分别以铜质和铝质金属色调相融合,展示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和广西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向海图强的奋进新时代崭新形象。

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百米金牌得主劳义作为第二棒火炬手出现在圣火采集现场。“合浦是我的家乡,我父母生活在这里。很高兴首届学青会的圣火在这里采集,这也是我们合浦人的光荣吧。”劳义动情地说道。现在是广西田径队短跑教练的劳义说:“我有4名队员将参加学青会比赛,希望他们拿出最好的状态,力争佳绩,为广西争光。”

9时50分左右,仪式进入了圣火采集环节。在代表广西14个设区市的14名圣火少女簇拥下,由圣火采集人手持采火棒登上海丝古船“首港号”甲板高处。只见她沉稳地将采火棒置于圣火采集器中,约数秒钟,橘红色火苗出现了,圣火采集成功。

随后,在14名圣火少女的南珠赋舞蹈中,采集人手持采火棒走向主席台并点燃了圣火盆,欢呼声、掌声在海丝首港里回荡。

圣火采集成功后,采集人缓缓走下海丝古船。

“从取火种到点燃火盘,我一点也不紧张,这是两个多月训练的成果。”采集圣火仪式后,来自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圣火采集人马一萌自信地说道。两个多月前,马一萌与其他14名少女入选圣火采集仪式集训队,“刚开始集训时并不知道谁是圣火采集者,训练过程其实也挺辛苦的,但我们都觉得痛并快乐着,毕竟这活动很有意义。上一周最终确定我是采集者,我真是高兴得不得了,这可是个很神圣的角色呀。”整个仪式结束后,马一萌还在回味着。

随后,火炬传递活动以合浦海丝首港为起点,开始了全区范围传递。

悠悠“海上丝绸之路”,绵绵汉韵柔和清风。合浦自公元前111年设置合浦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今这里涛声越千年,风起再扬帆。(记者 玉智威)

(作者:玉智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