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黄继剑 钟彬)2023年以来,马山县以整县推进“爱心超市”积分制活动为契机,通过“三个建立”积聚乡村振兴新动能,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推动乡村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走进千家万户。目前该县已在103个村(社区)创建“爱心超市”并推广运用“积分制”,占全县156个村(社区)的66.03%,同比增长390.48%,“积分制”爱心超市数量排在南宁市的前列,工作做法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建立文明实践积分管理机制,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一是设置文明实践基础积分。将移风易俗、组织建设、教育培训、环境卫生、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志愿服务、消防安全、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和民族团结等日常生活中的共性表现作为每一个村民的基础分,分值100分。二是设置增加和减扣积分标准。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重大事项以及获得各级奖项作为加分项,其中国级50分、区级30分、市级20分、县级10分、乡(镇)级5分、村级3分;将违反村规民约、参与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扣分项,从1分到10分设置不同内容的减扣分值;其他增加及减扣积分的标准,由行政村(社区)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并予以公示公开。三是完善登记监管机制。村民获得的“爱心积分”由村(居)委会严格审核把关,建立积分台账,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机制,搭建基层治理新平台。一是合理设置积分兑换标准。积1分等于1元人民币,积分与物品价值相匹配。二是设置积分兑换主体。选择热爱公益事业、有经营能力、有闲置面积的“小卖部”“便利店”作为“爱心超市”,采用积分制兑换为主、超市化运作为辅的运营管理模式,配有至少一名专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爱心超市的日常管理、积分的日常登记、物资的日常发放等,确保“爱心超市”长效运行。目前主要提供牙膏、牙刷、毛巾、洗衣粉、花生油等家庭生活用品兑换。
建立文明实践物资保障机制,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力量。全面推行“政府撬动、爱心捐赠、积分补贴、居民收益”的积分兑换模式,充分挖掘、整合辖区的行政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不断完善和扩充兑换物品的目录和数量,确保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稳定可靠的长效保障机制。同时加强纪检、组织、宣传、政法、工商联、民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多个部门相互联动,广泛宣传发动,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和各级组织、爱心企业、社会捐赠等方式多元化、多渠道筹集采购资金,确保村民获得的爱心积分能够及时兑换到满意的生活用品。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