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创建巡礼】青秀区:“小小阵地”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近年来,青秀区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村振兴为统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风尚行动,在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根基,一个个美丽乡村正焕发文明新气象,乡村大地已然成为一片片奋斗热土、丰收沃土、绿色净土。现设立专栏对文明村镇进行展播,展现文明村镇风采。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村居、面向基层的文化建设工程,旨在通过推动村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村居文化生活,不断推进农村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为基层文化建设增添书香之气,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共同发展,是村居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葛麻村借助农家书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提升辖区内党员、群众以及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带动农家书屋提质升级,持续激发农家书屋生命力、汇集建设凝聚力、增强学习感染力,以书香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资源保障升级

激发农家书屋生命力

农家书屋是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文化粮仓。葛麻村始终坚持“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理念,加大正向引导、倡导全民阅读,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带领全民共树时代新风。每月根据实际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创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将农家书屋与村级办公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结合起来,全面发挥农家书屋的综合效能,村民群众通过阅读书籍、分享心得,体会读书乐趣、增长知识,使农家书屋活起来,让乡村阅读热起来。

葛麻村农家书屋设在村委会活动室内,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共有藏书5000多册,分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报刊、音像、其他八大类,包含文学小说、生活常识、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种类丰富的书籍,内设书架、桌椅等基础设施,并配备有电视等电子设备。农家书屋书籍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为广大村民提供各种文学知识以及农业技术信息,深受广大村民的好评与支持。

管理机制升级

汇集建设凝聚力

葛麻村农家书屋由村党支部副书记担任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对农家书屋书籍分门别类陈列,便于村民借阅。管理员负责定期检查书籍是否存在被虫蛀、受潮、遗失、损坏等现象。管理员掌握图书分类、登记、保管和借阅等方面的知识,农家书屋以“借阅有程序,本本有去处”为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并制订《借书登记薄》《阅览登记薄》做好相关借阅记录。

管理员根据村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多方收集采纳意见建议,关注民生动向,倾听群众心声,逐步丰富图书种类,充分调动群众的阅读积极性,聚焦思想建设、蔬果花药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卫生健康、法制知识、应急安全等方面,因地制宜开展图书选配,让农家书屋书籍充分满足村民群众需求,引导广大村民群众体会阅读美好、养成阅读习惯,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多元功能整合

增强学习感染力

葛麻村发挥农家书屋优势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书屋可使用性。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读书日活动,引导党员群众拥护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打好坚实群众基础;通过传统节日共阅读活动深入村民群众,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优良乡风、家风建设;通过配合各类歌舞文艺培训、敬老爱幼、优秀影片观赏、志愿者行动等活动的开展,最大限度发挥农家书屋价值,丰富群众生活和精神世界,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农家书屋提供的丰富书籍,村民可以了解国家政策,获得更多的生活常识、种养技术,甚至可以自学,实现在家门口上培训班,小书屋也成为为村民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的好平台。

随着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推广,农家书屋已成为村民的良师益友,成为与外界连接的桥梁,成为提升村民素质、丰富村居文化生活的大课堂。今后,葛麻村将切实发挥农家书屋农村文化阵地的特有优势,组织党员、群众多读书、读好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