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东集中安置区是广西在县城集中安置的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区之一,2018年底,来自全县9个乡镇的2万多人搬迁入住。近几年来,震东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服务就业、社区治理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勤劳致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隆安县融媒体中心即日起开设“看见震东”专栏,带您感受这里的变化和奋斗的故事,敬请关注。
近年来,震东社区不断拓展延伸灵活就业服务模式,利用各类活动场地设立灵活就业点,引进藤编、手工等小产业,拓宽社区老年人居家就业、灵活就业渠道,巩固脱贫成果,让社区及周边120多名老人用巧手“编”出“银发”生金的新路子,擦亮“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金字招牌。
黄秀英与工友们进行藤编手工工作。陈建倬 摄
10月31日9时,在震东社区民族团结活动中心,黄秀英老人与工友们早早地就来到了设在该地的灵活就业点进行藤编手工工作,她与工友们一边话家常一边互相学习藤编手艺,整个场面显得十分温馨融洽。
群众 黄秀英:来这里工作感觉比在家里好,每天都有很多的老人来,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做工,到点了就去接小孩,这样就很好。
老人们制作完成的藤编手工艺品。陈建倬 摄
震东社区在探索“小梁送工”就业服务的同时,不断推进灵活就业服务以多样形式向多种人群延伸。通过与企业合作,利用社区闲余场地成立夕阳红幸福工坊、蚕豆工坊、解忧超市等28个灵活就业点,组织社区周边的老人发展具有容易上手、闲余利用、灵活创收等特点的小产业,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帮助他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用碎片时间实现就业增收,赚够一天的“买菜钱”。
社区周边居民在蚕豆工坊制作手工艺品。陈建倬 摄
据悉,震东社区积极创新打造多元适老便老就业平台,通过引进扶贫车间或就业点,提供手工插花、编织、电子元件组装等灵活就业岗位1000多个,有效扶持了700多个老年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让“银发”生金。下一步,震东社区将继续探索建立爱老护老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