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更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青秀山风景区:“志愿红”守护“生态绿”
“黄色的贴在这里”……在青秀山自然课堂的压花驿站,一幅色彩缤纷的黄花风铃谷压花作品慢慢呈现在大家面前。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科普和研学实践教育则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近年来,青秀山风景区通过各种生态科普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积极提高市民、游客和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青秀山自然课堂之压花驿站。记者 王媛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青秀山打造了一系列自然课堂,涵盖了科普讲堂、植物认知、植物手工创意制作、植物种植等内容。通过向市民游客开展各种生态文明宣传实践教育活动,让大家更加了解自然、喜爱自然、爱护自然。”广西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青秀山科普讲师杨蕾说。
开展植物手工创意制作,制作压花作品。记者 王媛 摄
据悉,青秀山“自然讲堂”志愿服务项目于2016年发起成立,以“志愿者+专家”的志愿服务模式,通过场馆“请进来”、志愿者“聚一起”、知识“走出去”等模式,面向公众开展以讲解地质地貌、生物生态等自然科学内容知识为主的志愿活动,已开展149期,受益人群20万人次。
南宁市国资委:将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
推动党建工作、学习思想理念、宣传文明思想、服务各族群众、活跃群众文化、开展志愿服务、振兴乡村经济……如今,市国资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平台。
南宁市国资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记者 王媛 摄
“实践中心以帮助志愿服务组织实现孵化培育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主题主线,通过志愿者孵化空间为场地依托,推动形成‘一中心、多基地、N空间’的志愿服务孵化培育平台体系。”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公司宣传文化群工部副部长陈茵介绍道,实践中心成立以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55场次,服务企业员工和市民群众2350人次。
书香水务阅读角。记者 王媛 摄
据了解,南宁市国资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22年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该实践中心同时下设南宁建宁水务集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营业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形成四级联动的文明实践工作运行机制,并充分结合实践中心所在的水务营业大厅资源优势,致力打造成为一个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搭建水务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西乡塘忠良村: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白墙灰瓦相映成景、田园阡陌碧波荡漾、宣传标语浸润人心,走进了西乡塘区忠良村,一幅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精神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在大家面前。
西乡塘忠良村。记者 王媛 摄
“这是侗族鼓楼,这个是风雨桥……”在美丽南方非遗传承基地,自治区非遗项目古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涛一边向大家展示古建筑微缩模型作品一边说道:“我们通过开展研学活动、游客参观学习等方式传承非遗古建筑技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
古建筑微缩模型。记者 王媛 摄
作为全国文明村,近年来,忠良村紧紧围绕助推乡村振兴和文明创建为主线,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风尚行动,统筹推进乡村德治、法治、自治,推动移风易俗、成风化俗,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诚信经营户等遍地开花,优秀党员、道德模范、好人好事等不断涌现,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文明底色不断擦亮。
蓝连青:传承孝老爱亲好家风
在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镇马社区镇马街,居住着这样一家,他们家庭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互敬互爱,乐于助人。他们就是蓝连青一家。提起他们家,街坊邻里都会竖起大拇指。2018年,蓝连青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2019年,蓝连青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蓝连青一家。记者 王媛 摄
蓝连青的奶奶享年103岁,是当地有名的长寿老人之一。奶奶的健康长寿,与后辈们的悉心照料分不开。因为蓝连青家公家婆年纪也大了,照顾奶奶的重担便自然落到她肩膀上,但她从没有一句怨言,一直悉心照顾老人,直至老人逝世。
蓝连青夫妇注重言传身教,传承弘扬孝老爱亲的好家风。记者 王媛 摄
蓝连青说,小时候父母经常教导他们要孝敬长辈,他们耳濡目染了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情景。成家后,蓝连青夫妇也通过言传身教,传承弘扬孝老爱亲的好家风,两个女儿也很懂事孝顺。
“我们感到很幸福,因为媳妇、子女都很关心我们。”蓝连青家公家婆只要提起媳妇,就赞不绝口。“我们的家风是有舍有‘德’,‘舍’就是舍得付出,帮助别人,有舍才有得,而这个‘德’指帮助他人后获得的尊重。”提起传承下来好家风,蓝连青是这样理解,也是这样做的。在生活中,邻居家不管谁有了困难,只要蓝连青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
蓝连青一家还积极传承瑶山歌,成立瑶山歌艺术团,用瑶山歌歌唱着瑶族人的幸福新生活,让更多人了解瑶族文化。(记者 王媛)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