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11月4日,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中央音乐学院管风琴家沈媛携手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历史学者段志强,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文明的旅行”的知识音乐会,令人耳目一新。音乐博士联手史学博士,跨越了一万年的全球史与2300多年的管风琴音乐史,与观众一同从历史的视角感受音乐,在音乐声中触碰历史。
(演出剧照,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供图,下同)
音乐跨界的新尝试
在多年来的演出中,沈媛发现中国的古典音乐观众呈现年轻化趋势,人们在聆听古典音乐时还展现出求知的需求,渴望多角度立体地欣赏音乐艺术。因应这种文化需求,沈媛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讲述结合起来,设计出一种跨学科、多形式的“知识音乐会”。她联合其他学科的专业学者,在管风琴音乐演奏的基础上,以“讲+演”的方式结合全球史、经济史、艺术史等多方面知识,展开从中国音乐到世界音乐的绮丽篇章。
本场“文明的旅行”是知识音乐会系列的第一场。音乐会在密集的知识中徐徐展开,随着音乐、灯光和画面切换,置身于音乐厅的观众仿佛搭乘了一艘穿梭古今的时间飞舰,停靠在不同的历史事件现场。段志强率先在舞台中央抛出一段全球史的重大事件、人物和贸易路线,随后站在管风琴前的沈媛将场景切换到音乐世界,讲述同一历史时期的音乐图景,同步解构音乐背后的逻辑思维之演变。马可·波罗不远万里从欧洲来到中国的旅途中,会听到什么音乐?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如何呈现当时欧洲最受欢迎的三种饮料?《红楼梦》里藏着多少西洋货?古罗马的演讲和音乐演奏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国古代的三分损益法与音乐律制变化……最后,音乐总在恰到好处的时间响起。如此的设计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思维穿梭于大屏幕上的历史与音乐的史料、图像和音频之间,眼睛、耳朵和大脑一刻不停。在两位主创讲述历史时,甚至有不少观众在记笔记,而在管风琴演奏的时刻,观众们则舒缓地将头靠在椅背上,将之前的知识融入这一刻音乐的感动中。
从花山岩画出发的全球史
段志强从广西的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开始讲起。花山岩画中有羊角钮钟、铜鼓等大量音乐元素,段志强说,在岩画中表达音乐场景,是全球普遍的文化现象,而正是在花山岩画创作的时代,管风琴的前身诞生在地中海沿岸的亚历山大城。沈媛随之介绍了管风琴的历史,以及它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乐器、尤其是中国的笙可能存在的关系。然后,沈媛演奏了目前所知最早的管风琴乐曲、1330年的《罗伯茨不莱茨古抄本》。音乐会就在这样的基调中展开,舞台上方的管风琴是声音的讲述者,舞台中央的大屏幕打开了丰富的图景,两位博士将音乐和历史融为一体,聆听、思考和体验的时空壁垒被打破,知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迅速交汇融合。
用音乐重走丝绸之路
这场干货满满的知识音乐会有着完整的音乐会曲目,在巴赫、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一系列经典作品中,最吸引观众的作品是沈媛创编并演奏的《丝绸之路上的八首歌》。从中国的西安、敦煌,经过哈萨克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希腊,最终到达意大利罗马,观众随着沈媛的管风琴声走过丝绸之路。演奏的同时,沈媛将民族音乐文化与曲风介绍等信息滚动展示给观众,不少观众频频点头,露出微笑,一边享受着舞动的旋律一边记录下珍贵的世界民族音乐知识。当管风琴演绎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串联着大众或熟悉或陌生的全球史,音乐和历史都同时变得更立体而具有活力。
茶、咖啡与巧克力串联起来的全球网络
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用中国舞曲来代表茶仙子、用阿拉伯舞曲代表咖啡仙子、用西班牙舞曲代表巧克力仙子,背后有着复杂的全球史背景:茶原产于中国,经过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种途径风靡世界;咖啡原产埃塞尔比亚,传出非洲的第一站是阿拉伯半岛的小城摩卡,阿拉伯商人将其带到世界其他地方;巧克力本是美洲土著的饮料,被西班牙殖民者带入欧洲。这一环节从广西非遗恭城油茶开始,讲到茶在全世界文化中的不同形式,再扩展到咖啡和巧克力的历史;沈媛因势介绍了阿拉伯音乐和西班牙音乐的特点,以及曾经在欧洲极为流行的阿拉伯风、中国风、日本风,也指出柴可夫斯基对中国音乐的知识短板。接下来沈媛依次演奏了这三首舞曲,观众真切感受到音乐与历史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对柴可夫斯基及其时代的了解更加立体而多元。
看新大陆如何让巴赫摇摆
整场音乐会的高潮出现在波特·希普斯的《摇摆巴赫——托卡塔与赋格?》这首乐曲之中。作为铺垫,沈媛在知识音乐会的第一环节就先行演奏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当历史进展到新大陆杂糅文化的篇章时,沈媛用波特·希普斯对这首巴赫名作所作的爵士化改编来代表音乐在二十世纪的新发展,摇摆的节奏、鲜明的对比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一时之间,整座音乐厅仿佛也摇摆起来。段志强则以“哥伦布大交换”以后美洲对旧世界文化的吸收与改造为例,讲述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杂糅及其结晶,令观众感受到音乐文化与全球历史的同步振动。
时代浪潮中的音乐与人
在如今剧烈变动的时代、人们前所未有的富足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的时代,音乐又有什么意义呢?沈媛最后以二战中的音乐家勋伯格、阿尔玛·罗斯和梅西安为例,指出人类的历史总是进进退退,历史每次前进的脚步被记录在艺术中,在后退时艺术也成为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对艺术的创造和感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因素,“在灾难中,艺术让我们知道,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在梅西安极具冲击力的乐曲声中,本次知识音乐会《乐读全球史》落下帷幕,为观众呈现出一场知识加成的视听盛宴。沈媛表示,全球历史浩博无涯,短短两个多小时的音乐会只是开了一个头,期待能引起大家对历史与音乐的更深思考。对于管风琴这种乐器,沈媛认为,虽然它的历史漫长而丰富,但也不希望大家因此产生距离感,这次音乐与全球史的合作就是希望借助历史的桥梁,把管风琴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创造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新场域。
据悉,南宁是知识音乐会系列继北京、广州、郑州之后的第四站,后续还将在全国各地演出,将这一全新形式带给更多观众。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