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推动“大V”实名是净化网络环境的积极尝试

近日,微信、抖音、微博、快手、B站、小红书、百度等7家公司齐发公告,推动“自媒体”账号的实名信息展示工作,7家平台均要求,粉丝量在50万以上的“自媒体”账号,在个人账号资料页展示实名信息。各平台首批认证账号多集中在时政、社会、财经、医疗等专业领域。

社交平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公共领域。根据第52次CNNIC报告,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网民已经达到10.79亿人,其中青少年网民数量近2亿人。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已经广泛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不知何时开始,网络上总是充斥着一些“不和谐”现象。网络暴力接二连三,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网络诈骗无孔不入……种种乱象屡禁不止,严重损害着人们的共同利益,消耗着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网络的隐匿性和监管真空。这种情况下,各个平台推动网络大V实名制,其实是一次行业自救和净化网络环境的积极尝试。

实际上,管好用好网络大V,能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网络大V,一般指在互联网上拥有大量粉丝、影响力和话语权,能通过自身言行引起公众广泛讨论和关注的“自媒体”账号。有时候,网络大V的一次积极引导,甚至胜过官方媒体的声量,反之如果是误导,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真正的大V应该无惧实名。网络大V一词诞生的初衷,在于褒扬那些利用自身知识或者专业技能对他人产生正面影响的人,更寄托着人们对于意见领袖的信任和赞美。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大V们自带流量,更要注意自身言行,克己慎独,影响并带动更多网民文明上网。实名制则是让大V置于阳光之下,自觉接受网民监督,让话语权的使用更加规范有序。

文明兴则人言有度,网络清则人心可安。在弱连接的网络交往中,建起网民与网民、网民与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信任来之不易。应该看到,推进实名制的落脚点,是共建风清气正的网络家园。不单单大V们,每个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在享受发展红利的时候,也要自觉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无论实名与否,皆是如此。(宁实平)


(作者:宁实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