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命名为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的兴宁区三塘镇路东村那安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花卉苗木产业集聚。记者黄红锦 摄
近日,自治区民宗委、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联合命名第四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全区44个村寨获命名。其中,南宁市的横州市平朗镇笔山村委笔山村、西乡塘区金陵镇刚德村大石坡、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和兴宁区三塘镇路东村那安坡4个村屯上榜。至此,南宁市获命名的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增加至24个。
民族村寨有宜人的人居环境和秀美风光,有浓郁的民族文化,也有重要的旅游和文化价值。在南宁,大量的民族村寨散布在青山绿水间,成为邕城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保护与发展好民族村寨,南宁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把保护、培育与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互嵌式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等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留住了民族村寨的特色和底色,让民族特色村寨美起来、富起来。
南宁市充分利用中央、自治区、市本级等三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重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寨整体景观、突出民族元素保护特色民居、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展示民族风情、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出一批拥有民族特色民居,可常态化展示民风民俗,集观光旅游、民族风情体验、生态采摘等为一体的民族特色村寨。
南宁市持续推动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积极打造具有地域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马山县小都百屯、隆安县定典屯、西乡塘区忠良村(美丽南方)三个民族特色村寨被自治区民宗委列入农旅融合发展试点名单。
在典型示范的引领下,南宁市涌现了一批成果突出的民族村寨发展典范。如获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三甲屯、青秀区古岳坡等,通过挖掘传承民族文化资源,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研学的首选和周边群众短周期出游的好去处。获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的横州市六凤村委岭脚村、宾阳县古辣镇古辣社区蔡村、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马槽庄等,积极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南宁市近郊游、乡村游的网红打卡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加深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南宁云—南宁日报 记者郭少东 通讯员温惠 实习生周浩)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