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思宁)11月9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执委会新闻宣传部、志愿者工作部在学青会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青春活力小青芒 凝心聚力为盛会”学青会志愿者代表记者见面会,分享了“小青芒”激扬青春活力,无私奉献投身赛事服务的感人事迹。
见面会现场。记者 黄思宁 摄
11月5日,首届学青会正式拉开帷幕,这是广西目前承办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比赛项目最全、参会人数最多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学青会组委会、执委会坚强领导下,学青会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坚持以“高水准办好学青会”为总目标,紧扣“建设高素质志愿者队伍、做好高标准保障服务、确保学青会圆满成功”核心任务,从广西32所高校招募了1.65万名“小青芒”志愿者服务学青会,扎实推动学青会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唐子涵:保持“小青芒”的良好作风,让更多孩子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
学青会志愿者唐子涵。记者 黄思宁 摄
唐子涵是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201班学生。他十分热爱志愿服务,在大学期间志愿服务时长已经超过了200个小时。唐子涵介绍:“今年我还报名了共青团中央等四部委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并通过层层选拔,正式成为了广西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明年6月就要奔赴百色那坡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了。所以在本次学青会志愿者选拔招募工作之初,我便第一时间提交了报名申请。”
唐子涵在学青会主媒体中心进行志愿服务。唐子涵 供图
自10月26日起,唐子涵在学青会主媒体中心进行志愿服务,主要负责核对比赛流程、素材整理、迎接各方记者、记录主媒体中心的精彩瞬间等工作。通过志愿服务工作让唐子涵对“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学青会结束之后,我也会继续保持‘小青芒’的良好作风,把更优质、更专业的志愿服务带到百色那坡,用我作为支教志愿者的言传身教,让更多孩子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
何美娟:我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何美娟是学青会运动员村志愿者之家非遗岗位的志愿者。在学青会开幕后,基本上每天都会有感人场景发生在志愿者之家,她向记者分享了两件的暖心小事。
学青会志愿者何美娟。记者 黄思宁 摄
“有一天傍晚,我正在协助一名运动员缝绣球,这时湖南羽毛球队的陈怡霏教练因背包背带断了,第二天一大早又有比赛需要用到,急忙来寻求帮助。我连忙停下手中的工作,帮她把背包缝好。”何美娟讲述。随后,湖南羽毛球队的陈怡霏教练亲笔写下表扬信——“志愿者之家何美娟小青芒心灵手巧,帮助我解决问题”。“我感到心里很温暖,也很快乐,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何美娟说。
湖南羽毛球队的陈怡霏教练写给何美娟的表扬信。 何美娟 供图
何美娟在志愿者之家非遗岗位服务。何美娟 供图
还有这样一件暖心的事情:山东代表团羽毛球队的教练表示,自他们到南宁参加学青会以来,不论是在场馆还是在运动员村里都能看到小青芒忙碌的身影,并且小青芒们在忙碌的同时也不忘跟他们热情地打招呼,而小青芒们与他们的队员年纪相仿,队员们看见志愿者们从早到晚都在岗位上服务,他们对此很是钦佩。后来,山东代表团羽毛球队(校园组)也给“小青芒”送来了一面锦旗,还为运动员村的“小青芒”送上三箱饮料。
山东代表团羽毛球队(校园组)为“小青芒”们授予“有你们的付出,我们感受温暖”锦旗。
“我们都特别感动,也真切感受到了运动员们对“小青芒”的信任。”何美娟表示。
陈俊文:“小青芒”如同一枚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
来自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陈俊文服务岗位是学青会开闭幕式舞美道具组。11月3日,学青会开幕式进行预演,确保5日当天开幕式取得最佳的展演、观演效果。
陈俊文在学青会开幕式上进行志愿服务。陈俊文 供图
通过预演发现,为了保障完整效果和观众需求,志愿者工作部决定为观众准备能量包并紧急协调所有机动志愿者过来一起分装分发。“预演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全面复盘。所以,在11月5日晚上的学青会开幕式上,大家看到了观众座席上那整整齐齐的观众礼包。正是因为这种自上而下的团队协作默契,我们总能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解决各项难题。”
陈俊文表示,学青会志愿服务队中未曾有任何同学诉苦退缩,每一名“小青芒”也如同一枚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在不同的岗位上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共同确保学青会开幕式的顺利举行。
学青会志愿者冯其秋和陈俊文。记者 黄思宁 摄
冯其秋: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困难,我将都会充满斗志地去克服它
来自北海职业学院的学生冯其秋是是学青会上岗最早的“小青芒”,担当学青会冲浪比赛项目的礼仪志愿者和学青会圣火采集仪式的圣火少女。
冯其秋担任学青会圣火采集仪式的圣火少女。冯其秋 供图
学青会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和北海团市委邀请了专业的志愿服务专家和礼仪指导老师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争取成为专业的“小青芒”。“在学青会冲浪比赛项目颁奖那天,我第一次近距离目睹冠军的风采,依然激动得手一直在颤抖,我就默默地告诉自己,冠军的金牌还在我的手上,我必须要丝毫不差地完成第一次颁奖任务。”冯其秋表示,“比赛结束后,我们在整理场地时,遇到一位冲浪选手的奖杯滑落在地,当我帮他捡起来交还给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就是冠军获得者,当时也是我把奖杯递到颁奖嘉宾手中颁发给他的,这让我感慨原来缘分那么奇妙。”
冯其秋表示,参与志愿服务项目能深刻体会运动员们拼搏精神,将会给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困难,都要充满斗志地去克服它。
本届学青会比赛分布在广西14个市、8个县、8所高校、49个场馆,这对学青会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志愿者队伍,共青团广西区委牵头组成了学青会执委会志愿者工作部,构建了“场馆自运转、高校主管理、片区统调配、志愿者工作部总负责”的跨行政级别、跨隶属关系的志愿者调度协作运行机制,统筹学青会志愿者的宣传动员、招募培训、协调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工作。
“小青芒”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新时代广西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挺膺担当。接下来,全区1.65万“小青芒”志愿者将继续以无私奉献精神、以更高质量更优品质,服务好学青会每一场赛事,身体力行打造全国知名的志愿者品牌。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