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平现身学青会观众席。
11月14日上午,第一届学青会田径校园组男子大学乙组110米栏开赛,国家田径队跨栏主教练孙海平出现在观众席上,亲切地和观众合影。他接受南国早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称,学青会是选拔人才的好机会,当天的参赛队员基本代表了国内男子110米栏的最高水平。
当天的比赛中,上海队的秦伟搏以13秒74的成绩夺冠,江苏队的刘俊茜获得亚军,上海队的刘博文获季军。湖北队朱胜龙的成绩为14秒03秒,仅排名第四,此前他曾跑出过13秒25的成绩。
孙海平说,本次学青会主要是带队员秦伟搏参加比赛,再看看其他选手的表现。“今天的天气较冷,比赛时间也早,队员的状态差了点。”孙海平在看完比赛后认为,几名运动员的水平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特别是朱胜龙,因为在亚运会后没有很好地训练。
自从刘翔夺得奥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后,中国男子110米栏一度成为国内田径备受关注的项目。刘翔的成功引发了国人对这个项目的特殊情结和期待。但在刘翔之后,国内男子跨栏出现了断代的情况,虽然谢文骏曾接手了一段时间,但再难以重现刘翔的辉煌。
有没有队员能成为下一个刘翔?对此,孙海平笑谈,这批队员中朱胜龙、秦伟搏、徐卓一表现还可以,朱胜龙和秦伟搏明年将参加奥运会,“今年我们最好的成绩是朱胜龙创造的13秒25,目前他已达奥运标,但秦伟博拉伤之后还没有痊愈,训练不是很系统,还没达奥运标;徐卓一因为还未进入大学,没来参加学青会”。
要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选拔人才是关键的一环。在孙海平看来,现在选材的难度比过去大,“当时刘翔我是从二三十个小孩里选出来的,现在选来选去只有几个人,他们的水平不一定会很高”。
孙海平认为,首届学青会的举办对促进基层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很有帮助,学青会之后各省市的基层学校会更重视对基础运动员的培养,基数越大,对一线队伍的选材越有帮助。
针对目前田径的现状,孙海平鼓励运动员进行体教融合。“以前运动员基本上和学习是脱钩的,但实际上高水平的运动员智力水平是很高的。”孙海平说,高天赋加上后天训练,对提高技术水平很有帮助。其次,体教融合对运动员的后续就业十分有利。(记者 梁雅佳 文/图)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