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日报】南宁市连续奋战实现学青会空气质量全优良

南宁云—南宁日报讯(记者 杨盛 通讯员 彭威)在学青会期间,南宁市全力做好赛事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让“南宁蓝”常驻。数据显示,11月5日至15日,南宁市空气质量实现全优良。其中,空气质量为一级优的天数10天、二级良的天数1天。这标志着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圆满收官,实现了既定目标。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作为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主会场举办地,南宁市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动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全力保障赛事期间空气质量。

高度重视,全市动员参与空气质量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青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提前研究部署,10月23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10月25日,市政府召开学青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布置会,统一各级各相关部门思想,明确保障工作目标,从会前打好提前量、会中全力保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三个方面着手,依托市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运作体系,加强协同联动,将各项保障任务具体分解到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进一步细化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各项保障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合力攻坚,全力以赴保优良。为实现学青会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市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统筹组织市生态环境、市政园林、住建、城管、交警、消防等部门及各县、城区、开发区持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各单位领导干部带头冲锋,带领巡查督导组直插工地、企业等工作前沿,督促各项保障措施落实落细,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积极投身保障工作。10月20日起,南宁市全面强化大气污染常态化管控措施,11月1日当天,预报可能出现污染高值,南宁市启动了污染天气蓝色预警响应,为赛事期间空气质量“保优”打好提前量;赛事期间,南宁市聚焦扬尘、秸秆焚烧、移动源、工业企业、餐饮油烟等重点污染源,进一步加强各项管控措施。

精准联动,打赢学青会空气质量保卫战。建立完善机制加强分析研判和措施落实到位。南宁市建立学青会空气质量会商研判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联合自治区技术帮扶团队,将空气质量分析预报工作由平时一日一次增至一日两次,加大监测数据盯守和数据分析力度,提前研判污染物来源及传输路径,根据研判结果及时调整管控措施。指挥部办公室针对可能出现的污染过程,提前研究部署应对措施,配足人防和技防力量,一旦出现空气质量数据上升或接到上级发布的污染预警,依托市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运作体系第一时间发布应对指令,前线作战人员高效落实措施,力争最短时间内实现削峰保优。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学青会开幕式烟花燃放污染。在自治区专家现场指导下,南宁市提前分析布置,各级各有关部门上下联动、协同作战,除出动常规的雾炮车、洒水车外,南宁市首次采用无人机、消防车在烟花燃放污染物扩散下风向进行洒水喷雾拦截污染物,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扩散。开幕式烟花燃放未对空气质量造成明显影响,开幕式当天南宁市空气质量保持一级优。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杨盛 彭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