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各代表团运动员代表共同出席闭幕式。
闭幕式上进行了会旗交接仪式。
在文体展演《青春荣光》篇章,学生青年集体朗诵诗歌《成长的青春》,礼赞为首届学青会作出卓越贡献的志愿者、工作人员。
在文体展演尾声《青春未来》节目中,全体演员、体育健儿和全场观众高唱首届全国学青会主题曲《青春遇见》。
11月15日晚,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闭幕式在南宁市青秀山铜鼓广场举行。当学青会主火炬缓缓熄灭,闭幕式场内场外,不管是学生青年体育健儿,还是现场观众,以及广大志愿者、演员、赛事官员等“幕后英雄”,无不心怀激情,带着光荣和憧憬,铭记绿城南宁,把梦留在壮美广西,并以青春的名义相约,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在青春的赛道上,运动员们追逐梦想、奋力拼搏,诠释运动之美,传递健康之义。11月6日,本届学青会击剑项目首个比赛日中,上海市黄埔区队的17岁小将朱子皓一路过关斩将,摘下男子佩剑个人赛金牌。“广西的风景美,人也美。”他在赛后对记者说,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民热情好客,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今后,他将以在广西的“夺金时刻”为新起点,在未来的征程中,和其他学生青年运动员一起书写新的青春传奇。
在青春的赛道上,运动员们以榜样的力量,赛出青春的活力和风格,也彰显出团结、友谊的精神。11月9日,在女子大学乙组100米决赛中,杭州亚运会和成都大运会的百米“双料冠军”葛曼棋再次不负众望,以11秒56的成绩夺得冠军。同一天,浙江代表队14岁小将陈妤颉在女子中学组100米比赛中,以11秒43的成绩夺得金牌,成绩超越了前者。赛后,她俩的互动很暖心。“葛曼棋是我的人生偶像。”陈妤颉说,期待学青会在未来规模更大,越办越好,给运动员提供更多展示实力、检验训练成果的机会。葛曼棋也对这位14岁的赛场新星“隔空喊话”:“我们在国家队等着你。”
学青会是青春、团结、友谊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和青年运动员齐聚一堂,挥洒热情、追逐梦想。来自广西32所高校的1.65万名志愿者“小青芒”以饱满的热情、温暖的笑容、辛勤的汗水,用优质、高效、专业的志愿服务,彰显了中国青年、广西青年的青春本色,共同助力首届学青会各项赛事和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小青芒”文佳俊是广西大学的一名学生,主要负责学青会主媒体中心媒资岗位的工作。除了通过视频观看学青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她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戴着耳机,紧盯比赛做好场记,以便技术老师制作赛事集锦和短视频内容。“有时比赛进行得比较晚,甚至都顾不上吃饭。可是,运动员不断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着我。这段时间我累并快乐着,不仅交到很多朋友,也在工作中加深了自己对‘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这一志愿精神的理解。”她说,今后将把在学青会主媒体中心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并且积极参与到更多的志愿服务中去。
闭幕式上,学生青年演员、运动员代表、教练员代表们或击掌、或握手、或相拥,依依惜别,相约未来。“我们都是到此共赴青春之约,这是一场青春的盛会,身为青年人的我们更应倾情奉献,贡献力量。”闭幕式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琴《玉盘之声》节目的表演者之一农卫恋说。她表示,很荣幸能与同事一道登上闭幕式的舞台,希望用广西独具特色的乐器——天琴,奏响花样年华的热情,用悠扬的琴声点亮青春勇敢前行,同时也希望将壮族天琴这一古老乐器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和喜爱天琴。
文体展演《青春征途》篇章让观众感受青春的坚韧,青春的力量,青春的追求,青春的梦想。
在文体展演《青春绽放》篇章,演员们共同跳起“点赞舞”,为真情、为奉献、为拼搏、为友谊热赞。
闭幕式会场采用寓意青春友谊的怀抱式舞美设计,营造出青春狂欢的浓厚氛围。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这次学青会的举办对促进基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有很大帮助,比赛促进各个省市基层学校更加重视基层运动员的培养。”国家田径队跨栏主教练孙海平说。他在11月14日田径校园组比赛最后一个比赛日,还来到南宁市体育学校(五合校区)主田径场现场观看了比赛,“学青会的举办非常好,期待不断通过赛事选拔出更多优秀苗子,为我国田径后备人才做储备”。
精彩的杂技表演展示了学生青年拼搏进取的精神。
闭幕式天琴表演《玉盘之声》展示广西魅力。
闭幕式歌舞表演《八桂美景等你来》向各界青年朋友发出诚挚邀请。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李辉也向记者表示:“本届学青会是令人难忘的盛会,是带来希望和期盼的盛会。通过学青会,我们更加坚定了推进体教融合改革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不断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有理想,志存高远;敢担当,使命在肩;能吃苦,何惧艰险;肯奋斗,书写答卷………”在闭幕式的青春誓言中,青春的火光辉映着拼搏超越的汗水,凝聚着广西人民的真情与奉献,承载着壮美山海的壮阔未来和无限期盼,让人难以忘怀而又充满力量和希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征程无限,奋进前行。青春相约未来,成长铸就希望。青春遇见,未来可期!
(统稿记者 余 锋 采写记者 农 芝 罗 琦 图片均为记者周军 徐天保 何学俏/摄)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