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南宁市提升创新开放和多元融合水平,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广西近日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南宁市加快创新开放多元融合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意见》。
具体如下
↓↓↓
重点任务
(一)打造首府特色旅游品牌
1.提升“中国绿城”品牌。支持南宁市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加快构建“两圈一轴”(环首府生态旅游圈、环大明山生态旅游圈、百里秀美邕江文化旅游轴)布局,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支持那考河打造全国生态综合整治典范,推进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提升改造广西高峰森林公园、良风江国家森林公园等森林旅游景区,开展碳中和旅游景区创建工作。
推动南宁市青秀区、良庆区丰富微度假、露营、城市漫游等业态,完善休闲度假功能。
推进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马山县乔老河休闲旅游度假区、横州市茉莉特色小镇等建设提升,发展绿色休闲业态。
2.擦亮“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城市名片。 支持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南宁剧场等演出场所和单位引进精品剧目和高品质演出,每年举办各类演出活动不少于200场。
支持南宁市文化单位、文艺院团争创各类国家级奖项,自治区对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群星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等重大奖项或参加国家重大文艺演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3.打造“浪漫夜南宁”品牌。加快建设南宁之夜后期项目,提升三街两巷、邕江南岸片区、南宁市东盟文化和旅游片区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融入沉浸式体验空间,打造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
丰富夜游、夜购、夜娱、夜健、夜演、夜食等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开发深夜食堂、深夜书店、夜间展会、夜间沉浸式演艺等场景;
增加邕江夜游体验项目,丰富沿岸旅游消费业态,提升“邕江夜游”品牌影响力。
4.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5.塑造“滨海型城市”新形象。
(二)培育发展多元融合业态
1.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2.发展壮大会展旅游。
3.做大做优康养旅游。
4.繁荣发展体育旅游。支持南宁市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重点支持南宁市培育、引进和举办国际性、全国性体育赛事活动。
提高南宁马拉松比赛、南宁龙舟公开赛等办赛水平,每年举办国际赛事10场以上。
推动五象新区体育公园、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中国大明山马术中央公园等项目建设。
(三)全面丰富提升产品供给
1.推进旅游景区度假区升级发展。 推动顶蛳山田园风光区、南宁园博园联合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推动上林大龙湖、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小都百旅游景区、灵龟山公园等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推进南宁牛湾文化旅游岛、方特东盟神画二期等项目建设。
2.升级打造商文旅综合体和特色街区。 支持发展朝阳、埌东—凤岭、五象新区三大都市级商圈,培育盛天地步行街、南宁剧场娱乐旅游城等商文旅特色街区。
依托万象城、航洋城等载体,招引国际消费品牌、高端时尚文化艺术展、高端俱乐部等设立地区总部、开设首店,开展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3.促进旅游住宿餐饮购物提质升级。
4.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5.强化数字科技赋能。
(四)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1.建设国家旅游枢纽城市。
2.打造近悦远来的旅游环境。争取实施外国人落地72小时过境免签与东盟10国旅游团144小时入境免签政策。
提高购物场所国际信用卡支付和移动支付便利度,增加外币兑换服务点。
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无障碍旅游”服务体系,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
对标国际一流旅游服务标准,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完善投诉反应处置机制,严厉打击旅游行业价格欺诈、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推进重点范围旅游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
3.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4.扩大交流合作。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