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创建巡礼】青秀区津头街道埌西村:推进红白理事会 移风易俗倡新风

近年来,青秀区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村振兴为统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风尚行动,在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根基,一个个美丽乡村正焕发文明新气象,乡村大地已然成为一片片奋斗热土、丰收沃土、绿色净土。现设立专栏对文明村镇进行展播,展现文明村镇风采。

津头街道埌西村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文明建设和村民素质,通过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尚,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凝聚思想共识,有效推进“文明之花”落地生根。

强班子、带队伍

建章立制促规范

埌西村坚决把“设岗定责”作为提高素质的硬抓手,红白理事会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建立由村“两委”成员、各组成员代表、各组网格员、村民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团队。埌西村成立了8个红白理事志愿服务队,吸纳本村志愿者50余名,构建“村‘两委’+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志愿服务队+农户”自治管理模式,形成上下联动的管理服务体系。深入群众家中广泛征求意见,梳理形成《埌西村红白理事会章程》草案,组织群众参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探索将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涉及公共事务的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弘扬科学精神和时代新风。发挥红白理事会职能,以“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的操办进行合理界定,特别是婚丧嫁娶进行事前劝导、事中监督,用民间舆论的力量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淳化乡风、教化乡邻。

重宣传、强服务

宣传动员广覆盖

围绕践行文明健康的婚丧观内容,红白理事会志愿者上门问询,发放宣传单,通过“走一走”“问一问”“谈一谈”等方式,主动上门宣传红白事相关规定;白事“一碗清汤羊肉”等,不断让“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村民自觉践行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入村入户。扎实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等主题宣传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发放宣传折页,鼓励群众移风易俗,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的新风尚,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树典型、正风气

弘扬典型促新风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传阵地,以入户走访、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宣传厚养薄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典型事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文明程度,厚植文化土壤,春风化雨般将文明新风吹进村民心中。通过先进典型“亮牌”和设立“好人榜”“曝光栏”等方式,倡导群众“学”“做”典型,教育引导群众明是非、懂善恶、知荣耻,引导村民树立新风正气。

通过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先进典型的“三带”作用,调动各方面乡风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大操大办、讲排场、铺张浪费、比富斗阔、炫富攀比等一些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锐减,文明新风尚落地开花结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