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购物狂欢节后,有关“快递滞留件盲盒”的消息引发关注。据江苏省消保委消息,在部分电商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快递盲盒”“滞留件盲盒”,会跳出很多售卖快递滞留件盲盒的商家,商品封面上“抢到就是赚到”“稳赚不赔”等广告语尤为突出。
近年来,盲盒作为一种充满神秘感和惊喜感的商品和服务,受到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虽然这种售卖方式与传统的销售方式不同,但只要守法合规、诚信经营,倒也不失为一种创新的商品形式。但如今却冒出个“快递滞留件盲盒”,我们不禁要问,没人取的快递能卖吗?如此造噱头博眼球,商家底线何在?
可以明确的是,售卖他人的快递滞留件不合法!根据国务院2019年3月发布的《快递暂行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损、倒卖”他人快件。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第五条也明确规定“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快件,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在此不得不给商家一记重拳——售卖快递滞留件盲盒,小心触碰法律底线!
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所谓的“快递滞留件盲盒”,更多的是商家利用消费者猎奇和占小便宜的心理而制造的噱头。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的滞留件盲盒里是牙签、棉签、小奶瓶等小物件,并不值所标的价格,更不符合自身的需求,甚至“很多商品连说明都没有”。别说“惊喜”了,只怕是给别人做了嫁衣,成了不折不扣的冤大头。
“快递滞留件盲盒”打着法律的“擦边球”,又暗藏虚假营销、诱导消费等问题,对市场正常竞争秩序的危害不可小觑。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快递物流行业和电商平台的监管,坚决整治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电商平台应加强平台管理,及时整顿贩卖快递盲盒行为及相关商家;消费者更应擦亮“火眼金睛”,做到理性消费,莫着了“快递盲盒”的道。(宁实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