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息通信业今年以来拦截有害电话1.3亿次 封堵有害短信息1.46亿条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庞丽娜)12月1日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颁布实施一周年。记者从广西信息通信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年以来,广西信息通信业注重源头治理,强化技术管网,密切协同配合,多措并举,推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取得实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庞丽娜 摄

今年以来广西信息通信业拦截有害电话1.3亿次,封堵有害短信息1.46亿条,处置关停高风险号卡327万张,处置封堵涉诈域名866万个,向公安机关提供预警信息1.3万余条,为避免群众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11月底,广西涉案电话卡开卡地线索、漫游地线索下半年比上半年日均分别下降30%和36%,已全部实现既定的开卡地线索、漫游地线索及排名退位的压降目标,行业治理成效充分显现。

注重源头治理,强化重点整治。广西信息通信业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入网实名制管理要求,规范物联网卡、车联网卡、短信端口、宽带入网手续。持续推进“断卡行动2.0”,强化高风险号卡清理,今年以来,全行业累计清理沉默卡、一证多卡等风险号卡280万张。加强业务入网管理,制定印发电话卡业务管控的措施,从低龄、副卡、重点户籍开卡、存量及沉默卡清理、复机管理等六个方面严控涉案卡增量。

强化以技管网,筑牢技防体系。广西信息通信业完成部省两级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大平台对接,实现涉诈外省号码、互联网账号的快速关停。企业优化迭代反诈平台功能,开展多维度数据建模,累计研究建设40余类100多种技术反制策略。在案件高发县(区)推出按需关闭国际电话和短信接收服务功能,降低用户被诈骗风险。深入开展“打猫”行动,持续提升线索发现、快速处置能力。今年以来,全行业助力公安机关捣毁诈骗窝点900多个,缴获“GOIP”等作案设备3300余套、号卡3600余张,“打猫”战果显著。

加强协同联动,形成治理合力。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新形势,广西信息通信业与公安机关建立协同处置、联动打击的高效顺畅工作机制,通过周例会,定期会商研判,夯实综合治理基础。利用行业优势,通过营业厅、短信、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渠道开展防诈宣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实施信用惩戒,“对公安机关认定的涉诈手机卡和银行卡用户,采取联合惩戒措施”。今年以来,累计对1377名不良信用用户开展联合惩戒,累计发送反诈公益短信超20亿条,联合公安、网信办等单位开展“五进”宣传活动2600余场次,覆盖人群超55万人次。

压实企业责任,加强督导问责。广西信息通信业开展执法检查,对抓防诈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和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约谈,并严肃考核问责。今年以来累计考核问责企业20余家、约谈企业5家,对130余名责任人员进行追责问责,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下一步,广西信息通信业将继续注重源头管理、综合治理,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多发高发态势,为平安广西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贡献行业力量。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庞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友情链接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