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2月5日),
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活动月暨
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
在南宁开幕。
据悉,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将持续至12月10日,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将持续至2024年1月下旬,活动期间将举办多项国际化、艺术化、时尚化的文化活动,向中国、东盟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盛情邀请。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多年的真诚对话,文明互鉴,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取得了累累硕果,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起着积极作用。
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好戏连台精彩不断。先来看看今晚的精彩演出↓↓
中国戏曲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广西旅游形象大使欧凯明带来《梨园壮歌》,再现传统戏曲艺术的惊艳绝伦。
来自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越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谢莉莉、优秀青年演员陈漪带来越剧《牡丹亭·游园》。
《小宴》讲述了《三国演义》当中的关于吕布与貂蝉的故事。在貂婵敬吕布三杯酒的过程中,邕剧独特的做功和翎子功为表演增色不少,其中,富有雕塑美的造型,呈现出较好的视觉效果。
桂剧《打棍出箱》一出场,就赢得了满堂喝彩。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王培现场展示桂剧代表性绝技“跌箱”,带领大家一览桂剧风采。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晋剧名家武凌云,国家二级演员程利恒、王胜军带来晋剧《千秋关圣》,将关公忠勇、仁爱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带来婺剧表演《泗州城》,刀枪棍棒满台飞舞,抛、踢、接,目不暇接,真正体现了婺剧文戏武做、武戏文做的特点。
泰国艺术发展研究院带来泰国孔剧片段。孔剧是泰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融合舞蹈、音乐、诗歌、绘画、武术和皮影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被看作泰国最美丽的舞剧艺术。
越南国家木偶剧院带来越南木偶表演。水上木偶戏作为越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山西省晋剧院带来晋剧《盛世梨园·双龙戏八仙》,讲述的是驻守龙宫的金龙、玉龙仙子"戏打"众八仙的故事。
广西人民耳熟能详的《阿依莎娜妮娅》。
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期间将开展多项重点活动,具体包括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第七届中国—东盟电影展映、第十七届《春天的旋律·2024》跨国春晚、中国—东盟(南宁)艺术展览美术作品展、邕城电音节·东盟季、中国—东盟(南宁)动漫展、南宁·越人合唱团专场音乐会、“运动绿城·活力南宁”东盟国际体育赛事系列活动、“文化旅游进商圈”活动、“风情东南亚”专场演出等。
其中,本次举办的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系列活动,不仅将焕新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第七届中国—东盟电影展映、第十七届《春天的旋律·2024》跨国春节晚会等既有文化品牌,更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形式,积极引入首届邕城电音节·东盟季、首届中国—东盟(南宁)动漫展等年轻化、号召力强的时尚新品牌,以多元化、立体式的活动布局彰显城市文化个性。
同时,还将打造东盟美食节、东盟特产一条街,汇聚文创产品、创意手工、潮玩、非遗体验、乐队表演等内容,深入老南宁·三街两巷、南宁园博园、南宁博物馆等城市商圈、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等开展活动,多元业态、消费场景汇聚,吸引流量聚人气,激发南宁消费活力。
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的各项活动同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活动包括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开幕演出、戏剧周回顾展、优秀剧目展演、“金色殿堂”中国—东盟优秀艺术家个人专场、十周年经验交流座谈会、闭幕演出等板块。
据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剧团将荟萃一堂,共展梨园戏韵,包括京剧、滇剧、昆剧、豫剧、晋剧、桂剧、粤剧、淮剧、音乐舞台剧、话剧、提线木偶戏、两夹弦、辰河高腔、新梅山傩戏等剧种。还有来自柬埔寨、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艺术院团带来的孔剧、越南木偶剧、嘲剧、话剧、儿童剧、诺拉舞等,共25个国内外院团演出26台大中型剧目。多个剧团获得过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8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戏剧艺术家到南宁参加戏剧周系列活动。(南宁云—南宁新闻网 记者 李琴 黄思宁 杜佳徽 凌鹏)
编辑:黎南茜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桂)字第0230号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253
桂ICP备11003557 南宁新闻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771—5530647 邮箱:mail@nnnews.net
登录
还没账号?立即注册
点击头像快速登录
请输入验证码